安徽大学数学系简介数学系简介数学系是1958年安徽大学重建后开设的第一批系科之一,最初定为数学力学系、设数学、力学两个专业,建系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董必武等先后来系视察,并与部分师生合影留念。数学系现有数学,应用数学,统计与概率3个本科专业,计算技术与统计软件、会计电化、经济数学3个专科,基础数学,统计概率,应用数学3个硕士点。其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数学(共建)是省级重点学科。系下设6个教研室,1个研究所,分别为:微分方程教研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研室、计算数学教研室、经济数学教研室、几何代数教研室以及数学研究所。现有教职工80多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8人,博士1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6人,出国进修攻读学位的有20人。教师有9人获国家特别津贴。数学系多次获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先进集体。数学系于拥有计算机房、资料室和语音室。有中文期刊6100册,外文书刊2500余册,中外文期刊4200册(合定本),微机80多台,复印机3部,激光打印机3台。研究成果 我系在泛汲取微分方程、调和分析、矩阵分析、环与代数表示理论、小波分析、半群理论、统计推断、概率极限理论、数学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经济统计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数学界有一定的影响。1978年以来先后出版著作12部,发表论文650篇,其中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的有250余篇,有84篇被SCI与EI收录。 我系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地震基金项目2项,国家教委资助项目2项,以及一大批省级项目,其中有国家重大项目的2个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并且,数学系与国内外一批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有多年的密切的合作关系。 我系曾经同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联合,或同安徽省科委联合,先后接受中国数学会、中国概率统计学会、中国运筹学会等的委托,主办泛函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概率统计、运筹学等学科的全国性会议多次,为促进各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系先后于是1989年荣获安徽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4年荣获安徽省高校教学先进集体奖。数学研究所于是1996年获安徽省高校科研先进集体奖. 科研方向 基 础 数 学 1.微分方程 2.环与代数表示论 3.动力系统 4.多项式微分系统 5.拓扑页 6.群论 信息与计算科学 1.数值计算2.数据库3.软件工程4.科技软件开发. 应 用 数 学 1.矩阵论及其应用 2.微分方程在生态及经济学中的应用 3.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 4.非线性泛函及应用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概率极限理论 2.数量统计及应用 3.经济统计与发展分析用 专业介绍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四年制)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方面知识和能力:1.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2. 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了解某一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3.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编写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4. 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 了解数学科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6.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有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统计学(本科四年)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1.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2.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据的基本能力;< 3. 了解与社会经济统计、医药卫生统计、生物统计或工业统计等有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统计学理论分析、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4. 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5. 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包,有较强的统计计算能力;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四年)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或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3.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