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大学满了怎么破

230次

问题描述:

大学满了怎么破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不清楚参与投票的网友,有多少是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也不知道他们的投票,是出于对大学的极度失望,还是理性思维。

破产显然可以为一个机构带来“死而复生”的机会,但是,破产本身并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尤其是牵涉到人才培养的众多大学。政府机构可以破产,受直接冲击的是政府雇员,破产的政府解雇掉一批政府员工即可;企业可以破产,破产失业的员工可以到其他企业应聘求职,或者可以到资产重组的新企业重新上岗;但是,学校破产之后,已经上学的学生怎么,他们中断的学业怎么?对这个问题不思考,而单独将大学的破产与国外政府的破产以及国内企业的破产对应起来,这表明,即便众多一直关心教育发展的人士,潜意识中,也缺乏以学生为本的意识。笔者注意到,日本近年来频频传出大学破产的消息,其原因并不在于学校由于经营不善而破产,而是这些大学生源萎缩,以至招收不到学生,招收不到学生,学校倒闭,自然很少有学生中断学业的问题。姑且不论眼下的吉林大学是否已面临破产危机——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逻辑,其资产可以为债务拖底,就如浙江大学曾经将一个校区置换获得20多亿元收入一样,在长春市有6个校区、占地面积611万多平方米的吉林大学,也可靠土地置换,轻松搞定30亿贷款——也不谈如果吉林大学破产之后,引进社会资金,能否顺利实现大学的非国有化改造,并保证公共教育资源不会象国有企业改制那样白白流失——如果将吉林大学破产,作为985高校的吉林大学,副部长级的学校领导,肯定不会受到破产事件的多大冲击;教师和部处干部可能一时人心惶惶,为未来去向严重忧虑,但毕竟相当数量再就业不成问题;而最可怜的,则是那7万在校学生,缴了学费、付出青春,书却无法安静读下去。如果大学破产,首先必须思考学生的读书问题。包括三种状态:一是破产前的学生读书问题,破产前的大学,债务危机重重,为缓解债务压力,学校能做的,便是压缩学成本,节省学开支,学生该做的实验不做,该安排的教学实习不安排,好教师纷纷流失,教学质量严重下降。二是破产中的学生读书问题,破产中的大学,领导易位,教师人心惶惶,以前就很不受重视的教学,将有可能处于无人过问的境地。三是破产后的学生读书问题,按照理想的设计,破产的大学,引进社会资金,资产重组、债务重组、人员重组,获得新生,学校领导层全新改造、教师队伍进行全新改造,而学生全盘接受,这可以把对学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但是,引进的社会资金,会认为这些学生就是其“新大学”应该培养的学生吗(中国高校合并风潮时期,一些管理不善的学校被合并,政府要求合并方全盘接受被合并方学生,这是行政力量使然)?另外,引进的社会资金,又会不会将大学生作为其收回回报的“摇钱树”呢?如果是前面一种情况,有一些学生会扫地出门,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学生则是从一个苦海投进另一个苦海——中国高等教育的事实是,高职民学校的学费远比“985”、“211”公立高校高。从学生读书角度来审视中国大学的破产问题,需要考虑以下问题:一是必须打破高度垄断的中国高考制度。我国高考的升学录取制度,一方面,限制了学生对大学的选择权,目前的集中录取制度,如果第一志愿填报失误,考生便有可能在这次高考中落榜,考生无法在几所学校间作比较选择,无法通过选择对大学的教育质量、教育服务提出要求;另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申请高校的自由,目前从一所高校退学的学生,要读大学,必须重新参加高考,才可能有被大学重新录取的机会。所以,如果这一制度不改革,从A大学到B大学,学生无论在大学破产前、破产中还是破产后,都无法顺利地实现学业转移,大学的破产,就将面对严重的制度障碍。当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国家已经允许经营不善的公立大学破产,那么表明国家已经愿意改变教育资源垄断的局面,这其中对高考的垄断。二是扭转严重扭曲的教育产业化意识。纵观目前的大学破产言论,几乎都从企业角度,来分析如何对破产之后的大学进行资产改造,大家的心目中,大学还是一个赚钱的机构。钱从何赚?最直接的来源便是学生。如果坚持这样的理念,中国大学无论如何改造,都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我们看到,国外一些大学,确实比较有钱,但是这些钱并非来自学生的学费(他们的学费标准按占人均GDP的比例,远低于我国),而大部分是来自于政府的投入、R&D经费,以及校友、企业(社会人士)的捐赠,基金会的运作收入。尤其是校友与企业(社会人士)的捐赠,直接建立在大学的社会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上——因为大学社会声誉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所以社会人士和企业愿意向大学捐赠;因为人才培养质量高,所以校友有作为,并更愿意回报母校。在很多世界一流大学,奖学金成为吸引生源的最有力武器。三是必须建立市场化的“破产”机制。中国高校的“破产”,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是中国高校打破国家垄断教育资源、剥除不良资产的一次“契机”,但是,如果这一过程,被行政力量主导,那么,可想而知,国有资产与公共教育资源的流失就在所难免。今天,出于对教育质量的不满、教育风气的不满,整个社会会急切地呼吁吉林大学破产,明天,大家会惊呼教育严重不公平、优质教育资源流失——我们可以想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也纷纷破产转制吗——前车之鉴,是我们的国有企业转制,以及中小学的“国有民”。多谨慎地思考教育发展的理性道路,而不要一味意气用事满足于情绪发泄。老话重提:几年前,教育产业化的观点多么深得人心啊,可今日又是多么地令人讨厌。我们必须从受教育者利益角度、教育健康发展角度,来思考大学的破产,如果大学真到破产的境地,那么就让大学的破产,成为大学死而复生的真正生机。可以说,如果能打破行政力量对教育发展的干预,中国教育离健康发展就为时不远。问题就在于,行政力量不甘于寂寞。

大学满了怎么破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