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关是震惊中外的抗击日寇大战役的遗址,位于宾阳县城西南方30.5公里处,与邕宁县交界的昆仑山东侧。
相传,昆仑关始于秦代。至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始垒石为关,名曰“镇南关”。宋易名为“昆仑关”至今,并在关门上刻“昆仑关”三个字。昆仑关隘属大明山余脉,在开辟公路之前,这里自北而南延伸十公里险恶的驿道,昆仑关雄居其腰,好比食道之咽喉,扼守南北往来的通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开辟南柳公路经山下绕关而出,顺坡直下,昆仑关成为桂越国际交通线上控制着宾邕公路的重要关隘,素有“雄关独峙镇南天”之誉,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天险,故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宋皇佑四年(1052年),狄青“曾夜袭侬智高于此,流传着上元三鼓夺昆仑”之佳话。1939年冬,日本侵略军自北海登陆攻打南宁后,即由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率领重兵占据昆仑关。在全国人民呼声高涨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调兵40万,由桂林行营主任陆军一级上将白崇禧为总指挥,以昆仑关为主战场,以杜律明率领的第五军机械化部队主攻,从是年12月18日至31日,与日军激战于昆仑关,几番夺关守隘,最终击毙中村正雄,歼敌5000余人,取得大捷,收复昆仑关。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昆仑关战役。过去(1970——1990)那里比较荒凉,就是国民党时期建的塔、碑之类。现在那里开发旅游,新建一些设施,比原来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