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香港浸会大学和澳门大学哪个好

58次

问题描述:

香港浸会大学和澳门大学哪个好,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奖学金设置 香港浸会大学设有约400项奖学金,以奖励成绩优异的同学。

这些奖学金由120多个团体、专业组织、机构及社会人士捐赠,合共约港币920万元。过去几年,不少内地同学都获颁奖学金,这足以证明内地生能够同时兼顾学业与课外活动,过一个充实且难忘的大学生活。 困难生资助办法 香港浸会大学现时并没有对内地困难生进行经济资助的计划。 学费:一年本科预备课程及三年本科专业均在香港修读。学费每年均为港币60,000元。 住宿费:每年约为港币10,000元。 学校领导 香港浸会大学创立于1956年,是一所由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获政府授权,颁发荣誉博士、博士、研究式硕士及修课式硕士、学士、及副学士学位。 大学创办至今,一直致力于教学与研究,广纳贤才,服务社会,探求学术,陶冶情操,实践全人教育,追求卓越成就。同时大学实行英语授课,以配合国际化的需要。除一般课堂的学习外,浸大亦通过人文素质的训练,让学生有机会全面地接受全人教育。 为达至上述目标,浸大社群及校园着力提供一个优良的学术环境,这不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提升专业技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实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学院学系 同心迈步 大学共设有七个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医药学院、传理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及持续教育学院。前六个学院共开设40多个本科专业及30多个高等学位修读课程。大学现有全职教学人员近500人,学生近6,000名,其中包括本科生4,300多人,研究生约1,500多人,国际交换生近200人。持续教育学院则开办副学士、学士及硕士课程,同时亦提供证书/文凭及短期进修课程,每年学生达50,000人次。 文理互通 教研并重 香港浸会大学文理互通,教研并重。我们深信,通过学术研究创造知识是大学的重要任务,而教研人员积极地投入学术研究亦能为学生建立良好榜样,培养同学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激发同学对真理知识的渴求。各学院共设有20多个研究中心,创造研究成果,并鼓励教师为政府及工商界提供专业意见和服务,广泛应用科研成果,造福社群。2003-2004学年,浸会大学的研究项目约700多项,而大学获社会各界热心捐助以支持各项教研活动的款额总逾港币一亿元,这在在显示浸会大学多年来的努力和成就深得社会人士的认同和肯定。 国际合作 文化交流 为促进学术文化交流及迈向国际化,浸会大学积极与海外及内地大学合作。大学设有国际学生办公室、交换生计划、暑期学生交流计划、永隆银行国际商贸研究所和林思齐东西文化交流中心,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国际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交换生计划 目前,浸大已与海内及内地141所大学签订了交换生协议,定期举办学生交流计划及研究生互派活动。2003/2004学年,世界各地如北美、欧洲、澳洲及亚洲各国知名学府中,共有100多名学生被选派前来浸大就读为期半年或一年的本科课程;而浸大派往外国及内地交流学习的学生亦超越100人。 浸大坚信,现今的大学生不但应在他们的专业范畴内具备一定知识,更须具有远大的眼光。跨越文化的交换生计划正好让莘莘学子有机会扩大他们的视野,改善语文能力,并增加他们的专业知识。曾参加交换生计划的同学,都感到这份经验弥足珍贵,对他们将来毕业后的发展及个人成长方面,都有莫大的裨益。 暑期学生交流计划 学生事务处设有环球工作体验计划。过去六年,学生事务处均在暑期派出学生,前往美国、 、内地等地的工商业机构参与义务工作。这计划不但有助学生将来的就业,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及沟通能力,强化了他们的处事技巧,令学生对未来选择在不同的地域从事不同类型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周边环境 浸会大学拥有三个毗连的校园,分别为善衡校园、逸夫校园及浸会大学道校园。校园设备完善,配合21世纪信息时代的需要。 大学地处宁谧雅致的九龙塘,邻近地铁及火车站,交通方便。善衡校园座落狮子山怀抱,沿窝打老道而建,占地二万二百平方米,当中耸立着10座各具特色的建筑物,其中多座大楼更曾荣获建筑设计优异奖。其中有屹立于校园中央,为大学主要教学空间的温仁才大楼、可同时容纳1,400多人的大学会堂,另有杨瑞生纪念馆、星岛传理中心、查济民科学大楼、邵逸夫大楼及伟衡体育中心。 逸夫校园位于九龙塘中心地带的联福道,占地约8,800平方米,内有逸夫行政楼、区树洪纪念图书馆、永隆银行商学大楼、林护国际会议中心及思齐楼。 浸会大学道校园同样位于联福道,是大学集中发展的校园。现时有七幢低座校舍、吴多泰博士国际中心、赛马会师生活动中心、赛马会专业英语进修中心、持续教育大楼、赛马会中医药学院大楼及学生宿舍。 院系设置 浸会大学共开设46个本科学位专业,各学位专业的名称、专业重点及就业展望详列如下: 【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bus 【中医药学院】~scm/ 【传理学院】~comd/comm.html 【理学院】【社会科学院】~scsc1/ 大学 开办多个全香港首创的本科独特专业,包括中国研究、欧洲研究、传理学、体育及康乐管理、翻译、中药学、以及双学位中医专业。 大学的传理学院是香港最具模和全面的传理学教研中心。三十多年来培育了逾三千位传播界精英,均在传播界身居要职,成就斐然。 欧洲研究课程是全香港及东南亚地区最佳的欧洲研究课程。大学并获欧洲联盟拣选,于校内成立「欧洲文献中心」。 中国研究是香港唯一全日制中国研究学士学位专业,学生须参加为期五周的北京暑期研习班。 翻译学是四年制独特翻译学课程,第三学年为实习年。 体育及康乐管理是香港首个全日制康体学士课程,培养体育及康乐管理专业人材。 中医学及生物医学是香港首个五年全日制双学位专业,包括九个月的实习期。 中药学是香港首创四年全日制中药学士专业,包括一年实习期。 师资力量 香港浸会大学师资优良,现有全职教学人员近500人,95%以上教学人员拥有博士学位。 大学聘用杰出的国际专家学者,教学与科研并重。当中有不少学者在自身的专业领域钻研中屡获殊荣,卓著成就深受本港乃至国际社会的认同和肯定。以下是我校在2004年度享誉国际的知名学者: 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林幸谦博士在马来西亚第七届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中获颁散文推荐奖化学系副教授蔡宗苇博士一项二恶英环境科学研究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2003年度海外、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计划的资助。蔡博士在逾百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九位得奖学者之一,也是今届唯一获选的本港化学学者。 新闻系副教授郭中实博士领导的研究项目扬威国际,在全球性学术机构「世界民意研究协会」第56届年会上获选为最佳论文,夺得「2003年伊莉莎伯尼尔逊奖」 物理系教授朱诗尧博士研究量子光学表现卓越,获颁第十七届花拉子模国际大奖二等奖。该奖项以第八世纪伊朗伟大数学及天文学家花拉子模命名,旨在表扬全球研究员、创新者及发明家在不同千科技领域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及作出的重大贡献。对策研究中心主任杨荣基教授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应用数学学院院长彼得罗相教授在一项复杂的博弈学研究中取得重要的突破。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是理论上的突破,实际上也可以应用在港珠澳的三角经贸协商上。计算机科学系唐远炎教授研究「模式识别」扬威国际,再获殊荣,获「国际模式识别学会」选为院士,以表扬他在模式识别研究上的卓越贡献。国际模式识别学会院士是一极高荣衔,该会每两年甄选一次院士,数目不能超过会员人数百份之零点二五。 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陈峰博士凭一篇有关中国工会的研究论文,获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报《中国季刊》年奖。陈博士是首位获颁该项殊荣的亚洲人。管理学系Samuel Aryee教授、 Jan Selmer教授、 Margaret Shaffer博士的三篇论文扬威海外,在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管理学会2004年度年会上被列入最佳论文选,成绩呎以媲美世界顶尖学府,包括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史丹佛大学、纽约大学等。这项佳绩更令浸大在最佳论文榜上名列前茅,为14所亚洲大学之冠。录取批次的安排 报名资格及遴选程序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目前浸大招收的本科生,户籍须属以下省市,并为应届高考生: 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四川、湖北、辽宁、湖 南、广西、陕西、河南、海南 市∶北京、上海、重庆、天津 由于浸大是属于计划外招生的香港高校,所以申请人必须直接向浸大递交申请表。申请人于递交表格后,根据需要参加笔试及面试。浸大将按申请人的国家统一高考、笔试及面试的综合成绩选拔录取。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如能达到其所属省市报读第一批重点高校的分数线,将有较高的机会获得录取。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香港浸会大学目前并无对艺术类招生的特别政策。浸大将按申请人的国家统一高考、笔试及面试的综合成绩选拔录取。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如能达到其所属省市报读第一批重点高校的分数线,将有较高的机会获得录取。 加分政策 浸大目前并无加分的特别政策。但若申请人于高考、面试及笔试均达到我校要求而未能录取全部申请人时,若申请人曾参加课外活动并获得奖项,将有较高的机会获得录取。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香港浸会大学目前并无对少数人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香港浸会大学目前并无对往届生的特别政策。浸大将按申请人的国家统一高考、笔试及面试的综合成绩选拔录取。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如能达到其所属省市报读第一批重点高校的分数线,将有较高的机会获得录取。 转专业的实施办法 原则上学生获得录取后,不可转换专业。但学生于浸大修读本科专业一年后,若成绩优秀,可向校方申请转换专业,经面试并获有关专业教授及教务长同意,可转至另一专业继续学习。 体检要求 香港浸会大学对学生的体检并无特别要求,但申请人必须留意某些专业可能并不适合身体残障的学生就读。若有疑问,申请人可直接向浸大教务处查询。 学费情况 升学费用(均以港币计算) 内地学生前往香港浸会大升学,连同学费及宿费在内,每年总支出约为$100,000。 学费: 学费包括一年的「本科预备课程」及三年的本科课程。以每年$60,000计算,四年学费共$240,000。 宿费: 2004学年的学生宿费为每日$38。每年由校方决定是否调整。学生抵港后,如选择入住校内宿舍,须向大学缴付宿费。 若以2004学年的宿费($9,620)计算,四年宿费为$38,480。 其它费用: 生活费及其它杂费每年约需$30,000。 这些奖学金由120多个团体、专业组织、机构及社会人士捐赠,合共约港币920万元。过去几年,不少内地同学都获颁奖学金,这足以证明内地生能够同时兼顾学业与课外活动,过一个充实且难忘的大学生活。 有关浸大各奖学金项目,欢迎浏览以下网页∶~ar/sfa/ 困难生资助办法 香港浸会大学现时并没有对内地困难生进行经济资助的计划。 学生宿舍 浸大的学生宿舍是大学贯彻全人教育的重要一环,共有四个舍堂,分别是蔡元培堂、宋庆龄堂、周树人堂、及杨振宁堂。宿舍楼高21层,分南北两翼,共有标准双人房间800个,可容宿生1,000多人。来自香港以外的内地本科生可获优先分配宿舍。宿舍房间设有空调,并已联网。每两个房间共享一个洗手间和浴室。 此外,尚有学生餐厅、洗衣/干衣房、健身室、电视室、计算机室、休息室、简单的煮食室。每楼层另有休息室,内有微波炉、吐司炉、电视、冰箱等设备。 食堂 浸大校园内有学生食堂,内有中外食品,同学可自由选择。宿舍内的学生食堂由早上7时营业至晚上11时。校园附近亦有多所食肆,提供不同种类的美食,欢迎同学惠顾。 平均伙食标准 同学若选择在校内饭堂用膳,早餐约为港币10-15元,午餐及晚餐每顿氯约为港币20-25元。 在浸大就读的内地同学毕业后除在香港投身工作外,亦有留港或前往国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课程。从2002年第一届毕业生开始,至今已有30多位内地生以优异成绩毕业;其中约27%的同学以优秀成绩获英美著名大学颁发奖学金直接录取为博士学位课程研究生,例如Princeto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e, Charlotte、Brow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等,另有40%同学留港升读硕士学位课程,32%同学留港工作,任职广告、会计、商界等行业。 招生部门联系办法: 香港浸会大学网页∶浸大招收内地学生网页∶~ar/admissions/mainland 电邮∶mainland@hkbu.edu.hk 电话:(852)3411 7352 或 (852) 3411 7943 传真∶(852) 3411 7373 邮寄∶香港 九龙塘 香港浸会大学 教务处 入学组 澳门大学简介 澳门大学的诞生可追溯到1981年3月。当年Ricci Island West Limited 获澳门政府批租土地,创办澳门首间大学——私立东亚大学,也就是澳门大学的前身。东亚大学的创立,标志着澳门现代高等教育的开始。东亚大学成立初年,大部份学生均来自香港。其后,为配合澳门政权移交过渡期的人力资源需求,1988年澳门基金会收购东亚大学并进行重组,设立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和科技学院,将三年制课程改为四年制;随后,又设立法学院和教育学院。教学语言仍以英语为主。1991年制定新大学章程,东亚大学正式改名为公立澳门大学,并以培养澳门人才为目标。大学重组后,学生人数急剧上升,由最初的数百人升至目前的五千多人,而澳门本地学生的比重也由建校时所占的39%增至目前的90%。经过20多年的转变,澳门大学已具备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现设有工商管理学院、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科技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预科课程中心和校外课程及特别计划中心。颁授学士、硕士、博士及高等专科学位。澳门大学拥有一支350多人的教师队伍,均具有丰富的教学与专业经验,部分毕业于加拿大、中国、欧洲、香港、日本、 、英美的着名大学。他们在多个国际研讨会及国际学术期刊上已发表论文几百篇,已有三项科研成果获专利注册。目前,澳门大学已参与及完成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十项资助科研项目,及四个欧盟组织的尤里卡研究与发展项目。澳门大学校园内有约千多部电脑和百多部具强大运算能力的工作站和伺服器,并建立澳门地区最大型无线校园网路。校内40多个实验室因课程需要而设立,以配合教学和研究。澳门大学国际图书馆锐意朝电子化方面发展,现有藏书虽只有逾18万册,但电子资料正在不断增加中。图书馆设有全东南亚资料藏量最多的国际组织文献中心。澳门大学是多个国际大学组织成员,如国际大学协会、国际大学校长协会、亚太大学协会等,并于1991年开始展开国际交流,目前与中国、欧洲、日本、纽西兰及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所大学签订学术合作或交换生协议,每年有百多名外国交换生来澳大就读。除了向港澳台等地招生外,澳大自2001年起可以在中国内地14个省市进行招生工作。澳门大学为澳门高等教育的先驱,以为澳门提供高素质的高等教育为目标。为回应将来的社会发展要求,澳大将扩建教学楼、实验室、办公室、研究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及宿舍,并设置配合社会发展的课程。澳门大学教学与科研并重,今后将继续朝着这两个目标迈进,并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一切挑战,使澳门大学成为一间在本地区重要的具国际水平的高等学府。课程种类1. 学士学位课程:课程学制为四年制,学生毕业后获颁授学士学位。本校大部分学士学位课程为英语授课,课本为国际版本,使学生获得较高的英语水平。学制及教学材料与外国大学接轨,为学生外国留学起挢梁的作用。

2. 预科课程:为一年制,课程共分两种,为英语密集课程及基础课程。前者旨在使高中三年级毕业生提高英语水平,强化学生在英语的听、讲、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后者旨在提高高三年级程度的教育,并为打算报考大学的学生作准备,以便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申请者户藉地必须属於教育部所批准本校在内地招生范围内其中一地区: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苏省、辽宁省、四川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河南省及陕西省。学士学位课程:必须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於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并须叁加各省市组织的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达到该省市的本科第二批录取分数线,择优录取。 预科课程之基础课程及英语密集课程:必须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於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并须叁加各省组织的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申请人若获本校录取,将由本校教务处发出“录取通知书”。要我选肯定选香港,毕竟香港曾是英国殖民地.条件和办学条件都要比曾是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门好,而且香港比澳门出名啊!

香港浸会大学和澳门大学哪个好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