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早的三亚人:“三亚人”生活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三亚市荔枝沟的落笔洞,人们在这里的遗址中发现了13枚人牙化石,包括门齿、犬齿、前臼齿和后臼齿,分别代表老年、中年和青年各个阶段的不同个体。
牙齿外观形态、构造及大小与现代人基本一致,当属晚期智人阶段,这也是海南岛上发现最早的人类生活痕迹。
二、最早的三亚居民——黎族黎族为古雒越人后裔,是三亚地区乃至海南岛最大的少数民族。现在三亚共有80万左右常住人口,而黎族就有25万左右,占比接近30%。黎族的先民古雒越人为百越人的一支,大约在距今3000-5000年左右,他们开始从两广地区横渡琼州海峡到达三亚,并且在三亚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三、北方汉族移民在古代,整个海南岛都处于一种孤悬海外的状态,三亚自然也无法幸免。三亚在先秦时期属于蛮荒之地,秦朝时为象郡属地,秦末又归属南越国。自汉武帝置珠崖、儋耳二郡以来,三亚(崖州)才被正式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不过由于海南岛距离中枢实在是太远,中央政府鞭长莫及,三亚很快就处于半放弃状态了。此后历朝历代,主要发展也是海口地区,偏远的三亚对中原来说,似乎仅仅是进献奇珍异宝的地方,亦或是流放之地。北方汉族移民最早是从汉代就开始移民到三亚地区,宋代开始形成规模,但一直到明代之前,其实人数都比较少,主要是中央任命的官员以及流放的人员。早期主要来自中原河南等地区,后期则以福建和广东为主。像现在三亚的卢姓始祖卢多逊,河南洛阳人,北宋太宗年间,曾任兵部尚书、朝宰相,于太平兴国七年,因事逆太宗,流寓崖州,全家亲属随行,落籍三亚崖城水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