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大学生放下架子从事保姆行业,是他们适应社会、调整社会角色的理性转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在新的角色定位中一帆风顺。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当保姆是出于就业形势紧张、工种有限等现实困难制约,这种权宜之计会使他们的就业思想功利化,短暂化,缺乏持久性和长远性。另一方面,目前的这些“大学生保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级家政管理人才,和国外专门大学出来的那些能协调家庭内部生活、控制整场晚会的所谓“高级管家”有本质的区别。近日,来自四川的又一批大学生保姆进京。这些被认为稚嫩的“天之骄子”,是否能够在告别初入保姆行业的新鲜感之后,真正适应从大学生向家庭保姆的角色转变?而且,围绕他们而产生的思考与论争也没有结束。“大学生保姆”的真情告白近日,由四川10所高校的25名应届毕业生组成的“川妹子”家政服务团抵京。这是继去年7月之后又一批来自四川的“大学生保姆”团。这几天,最让这些大学生开心的就是同学们一个个被雇主接走的那一时刻。每当这一时刻到来,大家都会自发地为同学送行,争着拿行李,一个个拥抱分别。与几年前的那些“大学生保姆”相比,他们显得更为成熟,面对一些非议也更加理性。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川妹子”家政服务公司北京分公司,他们告诉笔者:大学毕业不论做什么,只要是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并努力做好,就是人尽其用。“只是个人选择不同罢了”以大学毕业生的身份从事家政业,成为了“保姆”,这些大学生并不觉得“掉价”。“靠自己的能力吃饭,凭劳动挣钱,我们不会有心理压力。大学生的就业观应该改变。”“开局还算顺利,雇主对我挺好的,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张秀英说。在这批大学生保姆当中,张秀英也许是最顺利的一个。早在四川时,她就已经通过网络被北京的雇主聘用了,来京的第一天便正式上岗。一个星期过去了,张秀英迅速适应了新的生活。她的主要工作,是教小孩学英语和做家务,这对于英语专业的她来说不算什么难事。“只是个人选择不同罢了。”张秀英说,当初选择保姆这个行业有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想锻炼一下自己。从目前的情况看,她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我跟他们签了半年的合同,在这半年内我肯定会坚持下去。”毕业于四川警安职业学院的陈桂清,也顺利地找到了雇主。他目前的主要工作是辅导雇主正在读初一的孩子,月收入1500元。“到目前为止,干保姆这行的大学生还是很少,男保姆就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