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
比萨斜塔是什么材料做的,麻烦给回复
棉花糖...
大理石比萨斜塔是意大利中部比萨斜塔内一组古建筑群的组成部分,属于比萨大教堂的一座钟楼。它是意大利著名的古代文化遗产,是世界建筑历史的奇迹。 公元1174年动工,1350年完工,是8层圆柱形建筑。塔高54.5米,塔身墙壁底厚约 4米,顶部厚2米多,从下而上,外围8重拱形券门,由底层15根圆柱,中间6层各31根圆柱,顶层12根圆柱,建成213个拱形券门而成。全部采用大理石,重达1.42万吨。造型古朴而秀巧,是罗马式建筑范本。顶层为钟楼,塔内有螺旋状楼梯294级,盘旋而上塔顶,可以眺望比萨城全景。 塔由于造基不慎,到第3层出现倾斜,被迫停建达一个世纪,后来继续施工。建成时,塔顶中心偏离垂直中心线2.1米。600多年以来,塔身继续而缓慢地倾斜,所以称为斜塔”。 从1918年开始测量以来,发现每年平均向南倾斜约1毫米。由于其倾斜度有增无减,从外表看,已经岌岌可危。而1972年10月发生的一次地震,更是对这座古建筑的一次大冲击,幸好还巍然屹立,未为所动,这种斜而不倾”的现象,是比萨斜塔闻名遐迩的原因。 据说,1590年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曾在斜塔上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他使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从塔顶垂直自由落下,结果同时着地,从而一举推翻了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同的定理。由此,比萨斜塔更加名噪全球。 为了使这座世界闻名的历史建筑物免遭坍塌之厄运,从19世纪开始,人们就对其采取了各种挽救措施。1930年,有关部门在塔基周围施行灌浆法加以保护。意大利政府还于1965年和1973年两次出高价向各界征求合理的建设性意见。有趣的是,正当有关专家选择方案、计划动工时,经比萨大学用高精度电子仪器测定证明,1978年该塔仅倾斜0.027毫米,几乎停止了倾斜。而最近两年,更有改斜”归正的趋势,已朝垂直方向转回3.15毫米。据专家称,这主要是由于1984年以来该地连续多场大雨,造成比萨周围地面的湿度增加,水分渗入地下,使塔基发生变化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