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在牛津上的TUTORIAL来举例,因为牛津大部分课是以导师制的方式进行授课的(当然也有讲座和seminar),所以tutorial可以说是最接近国内“课”的概念,同时也可以翻译成“小班教学”。
每个tutorial由一个或者多个教授/博士导师带着大约10-15个本科生进行小范围的教学及讨论。内容自然也是跟这门课的内容有关。以Oxford的MSc in Financial Economics课程设置为例(必修包括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等),这些课程通常会有两到三份教材,每份教材对应一门课。比如我们上《Microeconomics for Finance》这门课后所需要看的教科书是Jensen and Schoenberg的《A Course In Microeconomic Theory》第3版。 除了教材之外还会有一些参考书和文献列表。每一门课都会有相应的tutor,也就是负责辅导该门课程的教授或博士生。在第一学期初会和同学们见面交流并交代基本的学习要求,之后在每学期都会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对应的练习题和作业。每门课的最后都有期末大作业或者考试。由于牛津大学大部分的课程都是允许学生选择grade的(A*A B C D E),所以在tutorial中教授的评分也会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尽量让学生得到合适的分数。另外由于英国大学本硕阶段大部分是学分制,只要完成必修课程就可以毕业。所以有些同学为了提前修读完所有课程而会在tutorial里问大量问题。这时教授会考虑学生已经修读的课程情况从而对问题进行筛选,对于太难的问题可能会婉转的拒绝答,以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get到重要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