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政府一直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
1949年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后,在美国政府授意下,开始不断蚕食台湾岛内的领土主权和制造“两国论”,这极大地激怒了大陆人民。从50年代末期起,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对华威胁的增加和对台政策面临的选择,以及美国在亚洲战略重点的转移,美国对台政策的重心逐渐由援助军事装备转向利用台湾海峡维持地区均势与防止苏联入侵中国北部边界;同时,美国也试图使台湾当局接受既非完全中立也非真正亲美的立场,以便使中国在中美之间的选择受制于美国的实力地位。80年代初,里根上台后,开始调整其对华政策,谋求改善中美关系并对华售武,但这一政策受到国内反共人士特别是台湾人的抵制,导致美台关系持续紧张。与此同时,为了摆脱越战带来的巨大麻烦,里根政府又企图拉拢台湾当局,共同遏制中国。 1982年8月,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勃雷恩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关于美台关系的报告,认为“美台外交关系处于停滞状态,双方关系中的许多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并提出了三个基本目标:
①继续支持台湾的自卫能力以保持台海现状,②扩大与台贸易,③通过缓和两岸对抗影响北京的政策。基于上述考虑,里根政府决定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对台的“保护”,其中包括: 首先,加紧对台军售步伐。自80年代初以来,美对台武器销售规模不断扩大,1979年至1983年是每年平均4.4亿美元,1984年至1986年增加到年均7.8亿多美元,1987年为10.6亿多美元,而到了1988年更猛增至25.6亿美元,仅当年就售给了台湾F-16战机150架。其次,鼓励台湾加入联合国及其机构。美国虽然自身不能批准台湾代表权,但却始终纵容台湾当局参加各种国际会议或活动,甚至还鼓动台湾在联合国的所有分支机构和领域取得代表权。为此,美国先后提出建立所谓的“邦联方案”(简称“A方案”)和“安排案”(简称“B方案”),并于1987年将“B方案”付诸实践。里根政府还力图加强美台官方联系,提高对台军援,派遣美军人员赴台执行训练任务等。 这些举措无疑会刺激中国大陆,从而使得美台关系更加紧张。所以,我们只能尽量淡化,不要引起注意,以免影响签证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