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学术主修课程是什么意思

155次

问题描述:

学术主修课程是什么意思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主修”即主要选修,一般用于本科阶段,就是指学生选择某专业作为未来职业方向,然后从这个专业的角度去选择需要学习的课程(大部分专业都会设置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这些其实就是主修课程);而“辅修”则是指非主导性选修课,一般安排在本科阶段,指的是学生除了主修的专业之外,再选择另一个专业学习,这两个专业通常称为“双学位”,一般也会设置相应的辅修专业和辅修课程。

研究生阶段一般来说没有“主修”和“辅修”之分,只要是该研究方向需要的课程,就要全部学完。但如果在研期间换了研究方向,则需要看新的导师和研究方向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可能不需要重新选课,也可能需要重选。具体要看每个学校、学院和导师的要求。总之,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选择课程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专业本身需要什么课程,这是你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业必须完成的;其次是个人兴趣,如果你准备今后深造的话,现在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研究方向,因为将来读研时可以选择一个和自己本科专业不同的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学习。但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兴趣不能太过分散,不然到时候什么都得不着。 至于题主所说的“必修”“选修”,这属于课程的设定类型,与前面提到的主辅修的概念不同。几乎所有课程都有“必修”和“选修”两个类别,“必修”指该门课程是完成本专业学历/学位计划必须课程学习的内容,“选修”则是说这门课程不是该专业必须学习的。例如,我校法学院的《知识产权法》就是一门选修课程,这是因为我国实行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宽进严出”的模式,所以本科阶段开设这门课,考试难度并不大,就可以作为选修课程,只要学分修满即可毕业;而商学院的《数据结构》虽然也属于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由于其难度大、考核严格,就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对待。

学术主修课程是什么意思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