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结论来自瑞士心理学家爱丽丝米勒的童年研究,在她的著作《天才儿童的悲剧》里就有探讨过抑郁与童年情感创伤的关系。
抑郁症的原因就是因为童年创伤性情境与遭遇中所导致的我们必须要压抑在那些关键遭受上的真实情感反应,而这些真实情感体验被压抑、遏制,以及对于糟糕情境的适应使得人们未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自己情感上的自主性!也即真实自我其实是遭受了侵夺。而因为我们并不被允许依照自己的真实情感做法反应,从而得被迫屈从于父母无意识的情感体制的要求、适应其价值观、情感心理上的压抑与防御,在此情境孩子出于生存所需,往往得发展出一个“假自我”来适应环境,以此特定角色应对于关系。(温尼科特的概念)这个无形之中适应的角色后来承认了我们的基本“性格特征”,成为了我们在他人印象和观感之中不自觉维持或扮演的“人设”。它通常也都是我们内心将自身价值观所系之其上的“false self”(有时用“ego\"),基于此而产生的身份上的优越感、幻象,或者 营造出的良好自我感觉。其存在的基础与依托是外界的认可,而非真实的自发自主的情感发展的状态,故而其并无真实的情感发展作为根基。(真实自我并未在成长过程当中有机会发展。)就像是水仙花的寓言里那喀索斯所爱上的自己映在水面上的美丽倒影一样,我们在头脑里为自己营造(且往往也被一些人配合着)的宏大的自我投影,并将此认为自己的真实身份!!在这种情况下,当假自我在后来的生活当中因为现实的挫折、出现动摇、坍塌、瓦解的时候,原本的假自我的感觉中所遮蔽下的问题就不免暴露了,抑郁的状态也就不免出现了。抑郁症的状态表现为缺乏活力、对事物丧失兴趣,感受不到自己的真实情感体验,被挫败、沮丧、恐慌所笼罩着,并难以从中走出来。抑郁症与抑郁状态的区别就在于抑郁状态常常是阶段性、暂时性,而非是长时性和全面性。抑郁的反面并非是快乐等积极情感体验,而是活力的状态,是能够自发地感受到自己真实情感体验的自由。那种明显能够体验到痛苦感受的状态,恰恰并非是抑郁状态。自童年乃至婴儿时期起便在情感上过度调整,照顾父母的情感需要与外界要求,导致的真实自我缺失。抑郁的爆发最直接的促因常常是旧的虚假的自大幻觉的坍塌所引发,这些旧的自大幻觉由于借助一些外界的认可常常得以维系着。而真实的自我和情感发展程度的缺失与滞后永远是其背后的核心。我们文化里由于特定原因没有尊重孩子的权利、意愿、感受的习惯,所以很多的创伤其实被隐匿在了我们的文化习惯和语言方式,也即是我们的意识之外了。事实上的创伤数量远比被揭露和公开讨论的极端情况多得多。少数被讨论的多为极端情况。比如被严重家暴等等,但是其它的情感虐待的做法通常因为习惯缘故并未被我们严正地用它的真名予以指陈。大多数孩子或多或少都会被自己的父母以自身的方式所要求着,部分父母本身的情感发展状态并未成熟的情况下则会将太多的情感需要寄托于孩子去满足,当孩子的自我发展是以照顾父母的情感需求为核心时,这时孩子便难以表达及发展出自己的真实自我了。为了维系与父母之间的联结,孩子会压抑自己的真实需要与感受,服务于父母的情感需要,在这种模式下发展出来的自我是一个以外界的目光和认可为依托的 false self,有时也称“假自我”。它与那个依托于孩子自身真实的感受与需要而发展出的 true self 相对。trueself是真实而富有内生的感受与活力的,假自我的状态则并不自由的。哪怕是感觉良好时不免也有踩高跷,或者膨胀的气球之感。抑郁的发生时常出现在内心幻象破灭,假自我里的 Ego 坍塌的之后。此时人们会意识到自己可能再也无法得到那些我们依赖着的认可,无法实现与维持我们理想自我当中的形象了。这个时候对于自小便活在父母(后来为别人所替代)的期待之中,并通过符合某些外在标准而不断获得认可以维系自我感觉的人来说常常是极为恐怖的。就像是我们的生命失去了“导航”、“锚”的感觉。此时自己的真实自我并未得到发展的缺陷就会暴露出来,这种梦醒时分的残酷现实是人们往往极难以接受的。在没其它的借助物以平衡这种窘状和落差的时候,抑郁 是必将接踵而至。而应对这个问题的关键则在于对于自己自童年里的情感世界进行发掘,将那些在创伤过程当中所压抑与分离出去的真实情感与合理反应(如被伤害时的痛苦与绝望,受侵夺或遭受不公对待时的愤怒,以及委屈里的悲伤等等)进行重新体验及宣泄,如此才能带来真正的解脱。虚假的自大是对抑郁的抵御,而抑郁则是对那些深层的童年创伤中的悲痛、无助与愤恨的分离与抵御,当受创者能穿越恐惧(这些恐惧也是童年里的恐惧的延续与变种)触碰到内心压抑潜藏多年的真实的情感时,这个强烈的情感爆发常常会带来久违的释放与解脱。而对于真实自我的遗失的持续性哀悼可算作是在抑郁之中进行治愈的过程,那些原本处于无意识状态的情感才能得到重新的生长与发展,许多的活力才会重新从我们的内心生长出来。要知道抑郁的反面并不是没有快乐这么简单,抑郁的反面是活力、是去体验自己真实的自己与情感的自由,哪怕这些情感是痛苦、是悲伤。纵使是悲痛,那也是我们真实命运里的重要内容,它是我们自儿时里的故事的重要真相,那些被自己的虚假的 ego所把持着的人必须要依赖源源不断的来自外界的认可与关注进行补血,只要那个ego持续得以被维持着,他们是可以免于被抑郁困扰的,但是也无法触及他们内心深处压抑隐藏着的真实遭遇的及其情感真相。(emotional truth)另一方面,抑郁情绪的出现有时又是一个信号,那是关于无意识的压抑经验(repressed experience)被靠近了的缘故,是那些潜意识中原本未能被触及的强烈感受,即将要被带到意识层面的感受中的先兆。(这同时也意味着原先关于这些压抑经验的心理防御、否认,将被动摇)这些内心深处压抑着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有可能是痛苦、无助绝望,深切的悲伤、亦或是我们不敢触碰与表达的关于某些真实遭遇的强烈愤怒、憎恨、攻击性。这些情感体验都与特定的创伤性情境相关,而因为太过难于承受故、或者表达会遭遇惩罚的危险而被压抑着。而真实强烈的情感体验、情绪反应的压抑,常常都要以我们丧失部分生命活力作为代价,而抑郁就是这些自发的鲜活生命体验被无形禁锢着的状态。
2. 抑郁爆发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当中的伴随物此话怎讲呢?因为在过去我们大多数的人所生长的环境都是自己的原生环境,我们只需要适应这个环境里的人与人的互动方式及其要求,适应和扮演好特定的角色 便可以免于抑郁的造访了。(虽然彼时同样也并没有“活出真实自我”)在现代社会,适应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产生了全新的要求,而人们难以依托于旧的熟人社会中所具有的身份和角色去应对复杂动态的生活环境,此时人们内心真实自我缺失或发展滞后、低水平的缺陷才得以暴露。抑郁有时也会以人们走出熟悉适应的环境之后,原有的行为模式难以有效应对新的环境而产生,一个充分发展的独立自主的自我才能有效应对斡旋不同生活环境的各种挑战。而原生环境里其实人们只要适应了某种这个环境里的特定文化的期待、认定、要求,便基本可以应对各种社会交往了。因为虽然并无独立自我,但大家在关系中是“共生的”。有无真实的自我的意义与差别显现得并不算太大。(甚至于比较传统、僵化的环境之中,你有独立的自我、“个性”或“任性”有时反而是一件会引来批判的状态!因为你跟大家所普遍认为合适的状态“不一样!”)想一想我上面的这种描述,在我们的社会当中有多少人主要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与期待之中而没有活出自己真实的自我,甚至其实根本就是缺失了真实的自我呢?数量其实是极为庞大的,只是许多问题暂且还处在潜在的阶段,尚未充分爆发出来而已。比如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只是活在自己所熟悉的原生成长环境,或者在所谓新的环境其实也只是延续着 旧环境之中所适应的人际相处模式。我们文化里的习惯与价值观无形之中所导向出来的并不是鼓励我们去拥有自己的独立自我,不是鼓励我们去认真对待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想法,而总是屈从于外界规范要求,压抑与隐藏自身真实自我与情感。几千年以来的传统观念,乃至早几十年的集体主义文化氛围(自我、真实的自我则是个体主义文化价值里的产物)要求我们的不过是去扮演好那个文化和群体所要求的角色。而现代化过程之中的中国,旧的价值体系不再能给我们容身以寄托安全的需求的情况下,那些潜藏着的问题就会得以暴露。曾经有一偏文章揭示 称 留学生群体中抑郁症的程度高,其实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抑郁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才使之暴露而呈现的“问题”,在旧的时代纵使我们本身没有活出自己真实的自我也不致受抑郁困扰,因为有旧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网络作为容身之所的缘故。3.抑郁症患者常常还会出现许多人际关系上的问题,这也是创伤遗留的影响虽然在前面说到传统的集体主义文化与价值正在失去对人的真实约束和容纳的功能,,但是它遗留的惯性依旧在很大程度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看待事实的方式。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在讲求以孝道为重的过去,并不鼓励父母给予孩子平等的对待,甚至默许父母将孩子当做自己的所有物,与财产几乎无异。此时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的情感发展简直是一个奢侈与例外,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滥用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力给孩子强行摊派自己的意志,进行情感索取,社会并不将此当作错误或不当。如果孩子有反抗那将成为众矢之的,还会面临失去父母的“爱”的危险,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孩子们都只能妥协。无形之中背负着父母潜在的情感债务,并受这些背负所塑造着,当孩子逐渐放弃自己本来的自我表达,将自己的真实需要压抑下去并努力扮演父母的要求与期许以为维持着父母接纳时,可以说这就是假自我形成的基础。而后在成长经历当中,父母被我们深度内化,成为我们发展自身人格的重要塑造力量。而我们所内化的父母的方式,也深刻地塑造着我们的人际关系模式。我们在与父母的关系之中真实感受与意愿越是被压制与侵夺,我们往后在社会当中的人际关系角色也会依此而形成。无形之中适应和默认那种自身感受和意愿遭受压制的关系默契。并身处其间难于挣脱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