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简述马一角夏半边的艺术特征

155次

问题描述:

简述马一角夏半边的艺术特征,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马远、夏圭又并称“马一角、夏半边”,他们是南宋时期山水画“边角之景”最具代表性的画家。

在黄君璧先生的《白云堂藏画》中,就收藏了两位巨匠的作品,一是马远的《送酒图》轴,

二是夏圭的《溪山幽隐图》纨扇。边角之景“边角之景”是南宋时期山水画的主流风格,有人称之为“残山剩水”。在明代的《格古要论》卷上曾为之定性:“全景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笔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树参天,而远山低,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此边角山水也。”01“马一角、夏半边”其人马远(1140-1225年或1227年),字钦山,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南宋四家”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李唐、刘松年、夏圭),南宋光、宁两朝画院待诏。画法师李唐,山水、人物、花鸟皆甄妙。前人谓其喜用焦墨作树,画松多瘦硬如铁,石皆方硬,而以大斧劈带水墨为皴,画人物大都简率,而有轩昂闲雅气象,设色用淡彩,楼阁亦用界画。取景不作全境,对景物概括提炼,特写一角,留下大片的空白,但画面不显空洞,意境深远,因而获得“马一角”的雅号。存世作品有《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西园雅集图》等。夏圭(生卒年不详),字禹玉,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宁宗庆元初(1195年)画院待诏。善画山水人物,画法师李唐,雪景全法范宽。前人评为布置皴法与马远同,但喜用秃笔,下笔较重,因而更加老苍雄放。用墨善于调节水分,而取得更为淋漓滋润的效果。树叶间用夹笔,楼阁不用尺界,信手画成,突兀奇怪,气韵尤高。构图常取半边,焦点集中,空间旷大,近景突出,远景清淡,清旷俏丽,独具一格,人称“夏半边”。传世作品有《溪山清远图》《西湖柳艇图》《雪堂客话图》等。

简述马一角夏半边的艺术特征

其他答案

“马一角,夏半边”是描述的南宋画家马远、夏圭的山水画的绘画风格,马远和夏圭由于大胆剪裁,突破全景式面画边角之景,因而称为“马一角,夏半边”,这种边角之景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量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旷的空间及浓厚的诗意。

马、夏的边角之景是艺术上的高度提炼,把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加以突出,使画面情景交融,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和丰富。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