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好的书法作品应是首先具备好的技法水平和娴熟的技法特点,同时在其他方面又有引申想象空间的作品。
单从最核心的技法丰富程度而言,又包含很多方面,如笔法、结构、章法、墨法,矜印等等。总之,优秀的作品总是建立在纯熟的技法之上,在某一种或几种技法上有突出的表现。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如何赏析,麻烦给回复
一副好的书法作品应是首先具备好的技法水平和娴熟的技法特点,同时在其他方面又有引申想象空间的作品。
单从最核心的技法丰富程度而言,又包含很多方面,如笔法、结构、章法、墨法,矜印等等。总之,优秀的作品总是建立在纯熟的技法之上,在某一种或几种技法上有突出的表现。
欣赏一幅好的书法艺术作品,可以分三步即三个层次来分析观赏。
首先看书法的笔画是否符合笔法,即笔画是否按照毛笔的物理性能写出圆润有力的笔画,而不是把毛笔当一般工具来划墨线。
其次在以笔画组合成字及整幅章法过程中是否把字写活写得有变化,即每个字及整幅字是否有动感气势,而不是排列整齐,或刻意做作。
最后看所写书法作品是否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和高雅神韵。而不是仅仅像某体,或规整刻板,或故作狂放丑拙。当然第三层次是较难欣赏的,必需从传统经典中悟出书艺的共性真意,切忌跟风耳食。
首先看笔画线条,有经验的书画鉴赏大家,往往打开书法一角就能看出水平高低,这主要就是凭眼力看书法的线条。如何看出一幅作品笔画线条的好坏,这需要经验积累,一是要能看得懂书法线条的好坏、高低。例如,王羲之书法为什么高于王铎,究竟如何理解,我们要学会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才能明白王羲之的笔画线条高于王铎的笔画线条;
二是要有眼力。董其昌功力不及赵孟頫,但眼力好,故他炫耀自己临帖水平高于赵孟頫。眼力是一种天赋,也有后天的学养和修炼成分。我们要通过多看多听、多交流,领悟到书法真谛。从而提高自己的眼力。
其次要有书法实践经验。一幅书法的高低,主要不是取决于技法,而是取决于笔墨精神。因为技法是死的,容易学像,容易模仿。林散之、启功的书法赝品很多,就是这个道理。而一幅作品的精气神、透露出的笔墨情趣,是书者功力和意志的体现,这是很难模仿的。故我们只有自己有书法功底,有书法才情,才能更好地欣赏书法,才能有辨别真伪的能力。
第三要熟知书法史。上下五千年,各种书体的演变,历朝历代的书法名家风格及各种流传有序的传承关系、流派等,各种书法理论和经典的书论等,掌握了这些知识,鉴赏书法才能胸有成竹,才能自有主见。
另外,我们欣赏或评价一幅书法作品,要提倡说真话、实话,而最忌冠冕堂皇的套话,最忌随波逐流的违心话。只有建立了书法客观、公正的评价环境和良好的欣赏氛围,才能欣赏和评出好作品,才有利于书法健康发展。
好的书法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且无论内行外行。
首先要看其内容,这点很重要,
一幅书法作品或者参展,或者悬挂于自家庭堂,其作品内容必须是积极上进有内涵的,否则字写的再好也是徒劳。
然后就是用书业的眼光去欣赏了,包括笔法也就是用笔,这是基本功,还有字法就是字的结体,看结构是否严紧稳定,最后就是章法,这个环节也很重要,作品内容的布局是否合理,落款印章是否符合要求等等,章法的好坏也能直接决定作品的成败。
以上是本人心得,欢迎补充。
书法的赏析,确实有门道。一幅好作品呈现在眼前,让你说出好在哪里,确实是考验你的鉴赏水平和鉴赏知识的。真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下面我们找一幅名家作品一起来鉴赏吧。这是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本届中书协名誉主席沈鹏先生的一幅斗方草书作品。
释文如下:五色令人目眩昏,我从诗意悟书魂,真情所寄斯为美,疑是运穷又一村。丙戌夏书旧作七绝 沈鹏
这幅作品,是“斗方”样式。这里有个知识点,就是书画的装裱样式:“斗方”,中国书画装裱样式之一,是国画界的常用术语。指一或二尺见方的书画或诗幅页。尺幅较小,一般指25—50厘米见方的书画作品。一张正方形的画幅就是斗方,最常见的是69*69cm(2市尺见方)的尺幅,它的幅面大小就是4平尺,这种尺幅是用一张四尺整宣(2市尺宽、4市尺长)沿长度方向对开而成的。一尺见方的小斗方,又称为“小品”。“正方形”是大致的说法,大致方形,不一定边长完全相等,尺幅不大,长宽接近即是。
这位沈鹏先生,身为书法家、美术评论家、出版家和诗人,沈鹏先生尤以书法见长,其行草书和隶书“刚柔相济,摇曳多姿”,以气势恢宏、点划精到、格调高逸、韵味深长而富有现代感,成为当今书坛最具代表性的书风典型。他多次率代表团赴日、美、法、意、瑞典、前苏联、新加坡等国进行讲学、展览等文化交流活动,在国内外文艺界享有声誉。正因他是中书协领袖人物,从副主席到主席,再到连任两任名誉主席至今,经历三十年左右,自称创作书法作品达一万五千件以上。可谓享誉天下,一纸难求。
但是很多人对沈鹏的书法的传统功底有质疑或吐槽,沈鹏先生自己也坦承:我从五岁学拿毛笔开始,便爱好书法,但是时常中断,尤其不大喜欢临帖,更确切地说,不是没有临,而是临不像。
浸淫书坛几十年,他的书法初源于王羲之、米芾诸家笔法,继得怀素、王铎、傅山等历代草书大家之灵变多姿、挥洒自如的精髓,并致力于汉魏碑帖及唐宋百家名迹的研习,孜孜以求,终成“沈鹏体貌”。沈鹏最精通、也最见风格的,自然是草书。启功曾高度评价沈鹏的草书:“所作行草,无一旧时窠臼,艺贵创新,先生得之。” 赵朴初也说:“(沈鹏)大作不让明贤,至所钦佩。”
大致了解了沈鹏其人,那么再来品赏他创作于2006年(丙戌年)这幅斗方草书作品吧!
这幅沈先生75岁时创作的作品,应该说是非常成熟的作品。我们还是从笔法,结体,墨法,章法,气韵等五个方面加以赏析吧。
这幅作品的笔法,用沈鹏最擅长的小草笔法,方圆结合,一气呵成 ,总体内敛恬淡而不张扬。字法、结体上,中规中矩,节奏明快,映带自然,真如诗作中的文句“我从诗意悟书魂,真情所寄斯为美”,富有诗意和节奏感。墨色浓淡适中,枯笔飞白运用自然,顺其自然,行气贯通,绝无刻意而为的做作感。章法上,疏密得当,堪称完美,尤其落款署名的“鹏”字,刻意右偏,弥补最后一列留下的大空位,然后又用白文名章加以调节整体款文重心。长方形朱文“引首章”位于开首的“五”与“色”之间的右边空位,再在右边中位“人”字右边空位加一方圆形腰章。构成了一幅堪称完美的精美草书斗方。
以上为本人根据自己感受和品赏知识进行的赏析,作为本人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习惯和方法的展示,不当之处,还请方家雅正。也欢迎大家交流探讨,以便共同学习进步。
文末再发一幅沈先生在“蔡元培故居”留下的题字图片,算是作为本文的补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