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俗姓陈,名袆,敬称“三藏法师”,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市陈河村附近)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公元602年)。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两次要求西去取经,但唐朝开国不久,国力不强,为防止西域突厥势力的入侵,严禁百姓出境西行,因而没有批准玄奘的申请。同年秋天,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遭受霜害,朝廷允许百姓四处求食,玄奘趁此机会准备偷越出境。
唐僧哪年出发去取经,在线求解答
玄奘俗姓陈,名袆,敬称“三藏法师”,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市陈河村附近)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公元602年)。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两次要求西去取经,但唐朝开国不久,国力不强,为防止西域突厥势力的入侵,严禁百姓出境西行,因而没有批准玄奘的申请。同年秋天,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遭受霜害,朝廷允许百姓四处求食,玄奘趁此机会准备偷越出境。
唐僧629年出发去取经。
公元629年因为唐朝的历史记录中记载了唐朝太宗贞观元年(公元 626 年)唐僧受命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并且在取经中经历了多次困难和磨砺,最终成功取回了佛经,为中国佛教的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
唐僧取经的故事也被写入了长篇小说《西游记》,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和传诵。
公元627年
历史上真正的玄奘西天取经是在公元627年(贞观元年),回到长安的时间是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 公元641年(唐贞观十五年),玄奘在曲女城召开的佛学辩论大会,大会有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
公元627年。
大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28岁的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取经,过秦州、兰州,潜入河西,经停凉州、瓜州等地,最终从玉门关出境,历经千难万险,两年后到达印度。贞观十七年(643年)玄奘正式东归,经丝绸之路南道的于阗、楼兰等地抵达敦煌,于贞观十九年(645年)春正月回到长安。
贞观3年(629年),年仅29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