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在1950年4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是根据1956年周总理的指示在兰州设立的原子核科学研究基地,其前身为1957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室,1962年与二机部“613工程处”合并,使用现名至今。近代物理所的定位是重离子科学和先进核能技术研究,目标是建成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重离子科学研究中心和国际先进核裂变能技术研发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有:先进加速器技术研究、原子核物理、强子物理、核天体物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ads散裂靶研究、先进反应堆研究、高离化态原子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重离子治癌研究、重离子辐照材料研究、辐照生物效应研究、核辐射探测器及核电子学研制等。截至2014年12月,近代物理所共有在职职工89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设有2个一级学科和1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2个一级学科和3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4个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基本信息中文名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硕士点 9个(2个一级+3个二级+4个专业)别名 近代物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