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其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其表现形式是经济体制,即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2、上层建筑(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上层建筑由观念(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构成。其一,观念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其中政治法律思想是思想上层建筑的核 心,哲学是其理论基础。其二,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制度性要素和实体性要素两大部分。制度性要素有: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等;实体性要素有: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3)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但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4)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而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 心。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和矛盾运动规律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有:第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第三,经济基础的变更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反对和排除与自己性质不一致的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