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我国有一所顶尖名校,它在民国时期其实并不是很强,它成为顶尖名校是在1952年之后,这所大学就是复旦大学。
那么,民国时期的复旦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大学呢?它在民国时期的实力到底如何呢?1952年这所大学又经历了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很多人可能已经感觉到,复旦大学的校名与众不同,因为“复旦”二字既不是地区名称,也不是方位名称,更不是代表学科特色。其实,复旦大学的校名之所以比较特殊,是因为复旦大学起初是一所私立大学。
1905年,由于对震旦大学要变为教会学校不满,震旦大学老校长带领一部分震旦大学学生创建了复旦大学,1942年复旦大学由私立大学改为国立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发展成拥有文、理、法、商、农五个学院20多个系科的综合性大学,但在当时,复旦大学的实力并不是很出众,也算不上顶尖名校。
1947年教育评估,国立复旦大学仅仅在国立大学当中排名第19名,落后于国立河南大学、国立西北大学、国立重庆大学等高校,而国立浙江大学排名第五名,可以看出,当时的国立复旦大学跟国立浙江大学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1952年我国对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我国南方很多著名高校的部分文、理科都并入复旦大学,比如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等,这就使得复旦大学的文、理科仅次于北京大学,排名国内第二,从此复旦大学实力大增,一跃成为我国的顶尖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