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同样也见证了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如今全球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基本已经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这多少也让人感到好奇,过去中世纪的穷人,又能吃什么呢?不妨让我们来好好看看。
首先来说说欧洲。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0世纪这一段岁月,是欧洲粮食环境最为困难的百年,因为天气变化以及战乱的影响,饥荒时常发生。南欧地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而凭借畜牧业,北欧却以动物作为食物来源。到了中世纪,欧洲大部分地区迎来了人口的爆发期,从小麦转变为开始广泛种植大麦、燕麦、斯佩尔特小麦等谷物。对于中下层的居民来说,谷物以及豆子,成为了基本的伙食来源,农民和贵族都吃面包,但是两者制作成分,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以小麦精细面粉制作,并且用鲜美的啤酒酵母代替普通的发面团,故而又被称之为皇后面包,至于下层居民常吃的黑面包,则是混合了小麦和麸皮,这导致黑面包坚硬无比,有的制作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更是掺杂了大量木屑或者是其他杂物,导致面包坚硬如铁。因此黑面包需要用小刀切割食用,而到二战期间,列宁格勒围城战役的苏军士兵,在粮食紧缺的情况下,依然是靠着这种黑面包渡过难关,在一部分欧洲文学作品当中,黑面包掰碎然后煮汤喝,也成为了常见的餐桌文化。相比之下穷人的另外一个餐桌常见客户,便是豆子,炖豆子(Baked Beans)对于英国人而言,其历史地位就相当于中国人和米饭,俄国德国人于马铃薯一般重要,至今依然是十分常见的食品,过去也受到了大量穷人拥趸。豆子的种类,一般是豌豆或者蚕豆,早期农民的汤料中很少有肉,往往豆子就是主要成分,除此之外,晒干的豆子,也方便人们的保存。当欧洲穷人只能吃黑面包、煮豆子的时候,古代的中国穷人家,又在吃啥呢?周朝以前,中原地区最常种植的粮食为“粟米”,也就是小米,而在周朝以后,小麦作为粮食作物逐渐开始普及,因此开始转变为面食,到了汉朝时期,西域的烧饼做法和大豆传入中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生存可能。当然了,一旦遇到各种灾荒,种地显然不能维持生存,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野菜,我国是野生蔬菜利用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野菜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不单单是穷人,不少富贵人家依然被野菜吸引,比如晋朝人张翰,在洛阳当官的他,仅仅因为思念家乡的莼菜,于是索性辞了官归隐家乡,从而有了“莼鲈之思”的典故,苏东坡品尝芦蒿后也是赞不绝口。写下“初闻蒌蒿美,初见新芽赤”。而在过去,面条菜、 荠菜、 马齿苋、 蕨菜、 水芹等,也经常上普通百姓的餐桌。而随着番薯等耐旱植物引进中国,明清时期的人口,也迎来了一番大爆炸。但是正是在16世纪以后,欧洲和中国的伙食差距,也在逐渐拉开,欧洲凭借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航海业的繁荣,伙食逐渐变得丰富,首先从一日两餐转变为了如今常规的一日三餐,在食肉量上,也逐渐超过了同一时期的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在乾隆所在的工业革命时期,一位英国农民的餐桌上已经有面包,奶酪,啤酒,蔬菜和燕麦饼等丰富餐饮,时不时还有腌肉享用。光绪年间,一位沙俄出访清朝的使臣,在目睹清朝民间后曾经如此评价:“帝国最差的监狱也要比清朝农民吃得好。”他的话并非空穴来风,沙俄最艰苦的阿卡图依监狱,每天的口粮为1.2公斤面包和200克肉,这对于当时的清国居民而言,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