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培训机构首次兴起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朝鲜战争结束后,韩国全力发展经济,到70年代的时候,经济增长率连续7年超过10%。
经济的腾飞带来的是对人才的渴求,只要毕业于名牌大学,就意味着高薪水、好工作。于是,就有了全民重视教育的盛况,而孩子们也在这样的重视下,不堪重负,家长也因此付出了高昂的培训费。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把孩子送进培训机构,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教育公平和教育减负,韩国政府先是规定校内的在职教师不准做家教,更不准在培训机构兼职;然后创造性的发明了以摇号为主的方法上高中。不管中学教育怎么改革,由于名牌大学招生都是看分数排名,高考的指挥棒还在挥舞着,所以韩国的家长们依旧选择送孩子去培训机构。于是,就来到了韩国培训机构的第二个阶段。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1980年,韩国政府颁布了《规范教育和消除课外补习过热的措施》,成立了30多个专项稽查队,负责打压并取缔校外培训机构,给出的理由是校外培训机构的存在阻碍了教育公平。机构被取缔了,但上大学还是需要按分数排名。许多家庭开始聘请家教,普通人家只能找大学生,因为价格低廉;有钱人请的是原来培训机构的辅导老师,虽然要价高,但经验丰富。(是不是发现有点像目前中国正要经历的阶段?)记不记得18年大火的韩剧《天空之城》?那里的有钱人找的老师都是价格高昂的机构教师,他们富有经验,教学效果自然不是大学生可以比的。造成的后果是此后多年,考进SKY名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富人家庭。韩国政府的本意是促进教育减负,推进教育公平,没想到却造成了更大的不公平。很多中下层家庭意识到这种不公平,强烈呼吁开放校外培训。在舆论的压力下,1995年,韩国政府允许公立学校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补课,但效果并不理想。到2000年这20年间,属于培训机构被打压取缔阶段。由于越来越多的中下层家庭呼吁开放校外培训,甚至为此上街游行。到2000年5月,韩国政府最终决定允许校外培训,给出的理由是“禁止补习侵犯了儿童的受教育权。”这也迎来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再次繁荣期。
2019年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韩国上补习班的学生比率高达74.8%,其中小学生为83.5%,初中生为71.4%,高中生为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