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维也纳爱乐乐团为何著名

193次

问题描述:

维也纳爱乐乐团为何著名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 或VPO: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成立于1842年,以纯正的维也纳风格以及细腻美妙的音色闻名于世。

从1860年起,这个乐团由团员自主经营,在德索夫指挥下举办定期音乐会。

1870年,里希特担任该团指挥后,该团声誉渐起。而后,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等著名作曲家或指挥家,都曾指挥该团演出。维也纳爱乐乐团(德文: Wiener Philharmoniker 英文: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一般简称为VPO),是当今全球最著名的顶尖乐团之一,在国际乐坛享有盛誉。乐团极高的演奏水准和绝妙的“维也纳音色”使全世界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迷恋其中。乐团高贵的艺术气质和自主管理经营的体制在世界乐坛独树一帜,乐团吸引了一代代的杰出作曲家、指挥家和演奏家与之共创辉煌。他们与维也纳这座城市一样成为音乐的代名词。乐团历程维也纳爱乐乐团拥有160多年的辉煌历史,是西方古典音乐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同时也是音乐历史的缔造者。尽管维也纳是一个几乎代表了欧洲近代音乐发展史的城市,但直到19世纪初期,维也纳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交响乐团,职业乐手都属于各个剧院的管弦乐团。

1824年5月24日,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管弦乐团和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的乐团联合首演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之后,从1830年开始担任宫廷歌剧院指挥的巴伐利亚作曲家、指挥家弗朗茨·莱赫纳再次召集起剧院乐团的乐手于1833年演出了四场音乐会。这被看作是维也纳职业乐团的雏形。

1840年3月28日,时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指挥的奥托·尼古莱率领剧院乐团乐手以“爱乐协会”的名义在维也纳舞会大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这支乐团就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开始,因为它具备了乐团一直所坚持的“爱乐设想”的一些基本条件:只有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当时是宫廷歌剧院)乐团的成员才有资格参加,乐团在艺术上、组织上和经济上独立,所有决议都要通过全体成员参与的民主程序产生,日常管理由民主产生的委员会执行。近代发展由于奥托·尼古莱的离去以及欧洲1848年革命的影响,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出时断时续,直到1860年名为“爱乐音乐会”的系列演出开始进行。

1870-1871年音乐季的开始,乐团进入刚刚建成的维也纳最重要的音乐会演出场所——音乐协会大厅演出。这座被人们称作“金色大厅”的宏伟建筑从建筑设计到声学设计都非常适合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特点。同时,从那个阶段开始,乐团的每个音乐季由一位指挥执棒转变为有多位指挥共同参与。众多指挥大师的共同加入使得乐团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开始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从1875年开始,指挥家汉斯·李希特比较长时间地率领乐团演出(1875-1882,1883-1898),先后首演了勃拉姆斯的第二、第三交响曲和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瓦格纳、威尔第、布鲁克纳、勃拉姆斯、李斯特等人也都曾以指挥或独奏家的身份与乐团合作,乐团由此真正开始成为世界乐坛所瞩目的名团。

1898-1901年马勒任乐团指挥,并于1900年在马勒率领下参加巴黎世界博览会,之后就开始了征服欧洲乐坛的旅程。

1922年,乐团在魏因加特纳率领下跨洋巡演,最远到了南美洲。与理查·施特劳斯的紧密合作使乐团在音乐史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而与布鲁诺·瓦尔特、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这样的指挥大师合作也是乐团发展历史中重要的阶段,特别是与富特文格勒合作的两个阶段(1933-1945,1947-1954)。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出来的音乐具有极大的融合力与包容力,声音辉煌明亮,这种独有的声音效果,乐迷们将之称为“维也纳音色”。有人猜测这种效果的背后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将标准音设为A4=443/444赫兹(一般来说是440赫兹),这个选择是使得声效独一无二的原因之一。再者,维也纳爱乐乐团坚持使用他们特有的乐器,比如维也纳双簧管,维也纳圆号,法式单簧管与小山羊皮制作的定音鼓也令音色多一分沉稳与浑厚。在演奏技法上,维也纳爱乐乐团主张尽可能减少使用、或较为克制地使用颤音,这使得整个音效听起来更加融合。

维也纳爱乐乐团为何著名

其他答案

拥有160多年辉煌历史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乐团之一,在国际乐坛享有盛誉,它是西方古典音乐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同时也是音乐历史的缔造者。

1842年3月28日,时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指挥的奥托 •尼柯莱,率领剧院乐团乐手以“爱乐协会” 的名义,在维也纳舞会大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这支乐团便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开始。 1871年,乐团进入刚刚建成的音乐协会大厅(金色大厅)演出,随着众多指挥大师的加入,爱乐乐团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如今,维也纳爱乐乐团定期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维也纳音乐家协会举行演出,其高贵的艺术气质深受世界各国乐迷的青睐,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作曲家、指挥家和演奏家与之共创辉煌。

其他答案

奥地利维也纳爱乐乐团,是世界闻名的 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象征性乐团。从I860年 起,这个乐团由团员自主经营,在德索夫的指 挥下举办定期音乐会。

1870年,里希特担任该 团指挥后,该团声誉渐起。维也纳爱乐乐团不 设常任指挥。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勃拉姆 斯和布鲁克纳等著名作曲家或指挥家,都曾指 挥过该团演出。

据统计,指挥这个乐团灌制过 唱片的指挥家达36位之多。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奏有一种独特的美 感,一直保持着鲜明的德奥音乐的传统风格, 典雅而庄重,弦乐音色华If优美。该团演奏的 曲目比较保守,以传统的德奥作品为主。

其他答案

维也纳爱乐乐团是欧洲最古老的交响乐团之一,它成立于1842年,是世界第一流的交响乐团,在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乐团自成立到现在,一直身兼两职:即举行音乐会时称维也纳音乐交响乐队;而演出歌剧时则以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的名称出现。长期以来,乐团指挥都是由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师担任,如里希特,马勒,赫梅斯贝尔格,富尔特文格勒,魏因加特纳,布鲁诺.瓦尔特,卡拉扬和卡尔.伯姆等。

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规系列音乐会直到1860年才正式展开,这一年的1月15日,乐团的演出场所由舞会大厅转移到凯恩特纳托剧院。

1870年,维也纳最重要的音乐厅建成,这就是一直被人们称为“金色大厅”的宏伟建筑,是由泰奥菲尔.汉森设计,场内共有1654个座位和大约300个站位,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璨的音响效果使其无愧为“金色”的美称,在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中,我们都可以聆听到金色大厅传来的佳音。这个乐团保持着鲜明的德奥音乐的传统风格,典雅而独特,弦乐的音乐尤其优美动听,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

克莱门·斯克劳斯是另一个对乐团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指挥,他的一项突出贡献是在任职期间创立了在元旦上午举行一场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构成的“新年音乐会”的习俗。直到今天,维也纳爱乐团还保持着严格的人员录用制度,只有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的演奏家才有资格进入,这也是乐团演奏水平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根本保证。

维也纳爱乐乐团自1925年以后一直是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常客,它使国外的巡回演出也已形成惯例。

1973年,他们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个到中国访问的西方乐团,在北京成功地举行了音乐会;1996年,他们再度赴中国演出,又一次掀起了音乐的热潮。

维也纳爱乐乐团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乐团之一,它拥有160多年辉煌历史,在国际乐坛享有盛誉,它是西方古典音乐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同时也是音乐历史的缔造者。

1842年3月28日,时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指挥的奥托

•尼柯莱,率领剧院乐团乐手以“爱乐协会” 的名义,在维也纳舞会大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这支乐团便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开始。

1871年,乐团进入刚刚建成的音乐协会大厅(金色大厅)演出,

随着众多指挥大师的加入,爱乐乐团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如今,维也纳爱乐乐团定期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维也纳音乐家协会举行演出,其高贵的艺术气质深受世界各国乐迷的青睐,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作曲家、指挥家和演奏家与之共创辉煌。

其他答案

从听众到指挥:丹尼尔·加蒂上任皇家音乐厅乐团新教头

1991年,丹尼尔•加蒂从意大利来到荷兰,开始了一趟为期10天的自行车之旅。当他来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看到当晚的演出票仍然有售时,就买了一张低价票。晚上他坐在舞台右侧低音提琴的后方,第一次聆听了这支著名乐团演奏的布鲁克纳第二交响曲。

而在上周五(9月9日)晚上,这位昔日身着牛仔裤和T恤衫进入音乐厅的青年登上了这里的指挥台,正式上任皇家音乐厅乐团128年历史上第七任首席指挥。音乐会以贝多芬《埃格蒙特》序曲开场,荷兰青年交响乐团参加了这支曲目的演出,此后皇家音乐厅乐团又演出了马勒、舒伯特和威尔第的作品,这些浪漫主义曲目正是加蒂的强项。

2014年加蒂在乐团民主选举中以压倒性票数当选为前任音乐总监杨松斯的接班人。加蒂昔日在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的老搭档、前任董事总经理伊恩•麦克雷(Ian Maclay)道出了个中缘由:“他为排练作了充分准备,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效果。但他不是传统的家长式人物,而是循循善诱加以引导,把乐团提高到新的水平。他不事张扬,也不刻意宣传自己,而只在意自己的音乐诠释能否打动听众。”

这也许就是加蒂历练多年的结果。

1992年他被任命为罗马圣奇西利亚学院管弦乐团首席指挥,五年之后又兼任博洛尼亚市立剧院和英国皇家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之后苏黎世歌剧院和法国国家交响乐团也向他伸来了橄榄枝。“他排练时的要求很高,但他也给了乐团成员很大的发挥空间”,法国国交首席吕克·亨利这样评价加蒂。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乐团董事总经理Jan Raes表示,希望加蒂的到来能为乐团带来更多的激情。“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捷吉耶夫或伯恩斯坦的影子。这些指挥家更愿意冒险,他们喜欢对音乐作出创造性发挥。他们非常熟悉总谱,这为他们发挥创造性奠定了基础,但这种发挥也蕴含着风险。”

▼Gatti

加蒂则表示自己不打算改变乐队的核心曲目——马勒、布鲁克纳、理查·施特劳斯和勃拉姆斯,但希望能拓展曲目,包括演奏更多法国浪漫主义作品、新维也纳乐派(勋伯格、贝尔格和韦伯恩)、荷兰作曲家以及当代作曲家的作品。

今年夏季,纪录片制片人兼导演卡门·科波斯(Carmen Cobos)为加蒂摄制的纪录片《一位指挥家的序曲》(”Overture to a Conductor”)在荷兰各地影院上映,此前她用了一年时间拍摄此片。她说加蒂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他在精神生活和音乐上的追求。“他的指挥具有神秘感,当你看着他指挥,就像进入一片恍惚的氛围。他在音乐中实现了升华。”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