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事高校教育十余年,经历了10届近10万大学毕业生,也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我送走的这些孩子,社会认可嘛?企业认可吗?大学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社会,企业所认可的素质?技能?能力?在进行了一些企业和毕业生的调研中我找到了一些1.企业需要“变形金刚”,大学生就需要“多才多艺”。
众所周知本科生阶段学生并未解决专业研究问题,即使是研究生毕业也只是刚刚入了专业的门而已,加之现阶段企业并为看中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反而是多彩多艺,有表达能力的毕业生更容易通过企业活动脱颖而出,成为后备力量。
2. 企业需要独立思考的灵魂,大学生就需要增加阅读量把自己塑造成有趣的灵魂。何来有趣的灵魂?不是学会几个有趣的段子,懂得人情世故就完事大吉了,反而需要学生在大学阶段不断积累阅读,在博古通今中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强化判断力而不是人云亦云,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创造力,厚积薄发。
3. 策划一次活动,不为一定“成功”,只为我曾做过。就在发文的前一天我还与自己的前同事教育专家讨论大学生参加活动的意义所在。我想大学不同于社会,一切的意义均在于通过活动全过程使学生收到教育,这种教育也许是正面教育,如活动策划,执行,呈现均成功;也有可能是反面教育,活动过程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哪一种对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等你走出大学校门你会发现在没有一个人会给你是错的机会,只有大学是错是可以不计成本,或者是成本你能背负得起的,卖出校门的任何一点纰漏你都很难承担责任,所以不去策划一次活动,岂不是亏待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