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格马利翁效应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当你想说服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又没有什么把握的时候,可以委托一个他比较信服或者崇拜的人去说服他,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
2、阿伦森效应指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表现为:人们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而不喜欢那些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减少的人或物。如果你想让一个人喜欢你,那切不可在一开始相处时就给予他过多的奖赏。因为一旦高奖励被放在了开头,那么随着之后的奖赏越来越少,他对你的态度也会越来越消极。这个原则在亲人、朋友、恋人之间送礼物时都适用。
3、首因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4、破窗效应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会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豫的丢垃圾,丝毫不觉羞愧。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被阻止,形成风气后,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这是一个指数级进行的「失序」过程。
5、重叠效应在一前一后的记忆活动中,如果识记的东西是相类似的,那么对于保存记忆来说是不利的。这是因为重复出现内容相同的东西时,相同性质的东西由于互相抑制,互相干涉而发生了遗忘的结果,柯勒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重叠效应」。可见,我们在学习汉字、外文单词以及其他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相类似的东西集中在一起,这样容易产生重叠效应。如果要放在一起学习时,最起码有一些材料是很熟的,这样可能会产生同化作用,把生疏的材料同化于已熟记的材料之中。
6、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而导致的对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7、暗示效应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
8、虚假普遍性效应为了增强我们的自我形象,我们常常表现出这样一种奇怪的倾向:过分高估或低估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的程度。在观点方面,我们会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程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这种现象被称为虚假普遍性效应。如果我们做错了事或者某个任务失败了,我们可能认为这些失误是正常的,来让自己安心。当我们对别人说谎之后,便开始觉得其他人也是不诚实的,如果我们对另一个人产生了兴趣,我们也会高估对方对自己的好感。
9、鸟笼效应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个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又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就是: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10、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法则,指人际交往中,温和的沟通方式可以让人觉得心理舒适,而「冰冷」的沟通方式则会让人反感。也就是,人际沟通中要注重尊重和关心,讲究方法,温和相处。你希望朋友帮你做某件事情,如果你使用要求、使唤的口气可能对方不一定愿意,但如果你好好地和对方说话,夸奖一下对方,对方通常会答应帮助你,与伴侣、陌生人相处也适用。
11、间歇性强化心理学家斯金纳将三只猫放在三个不同的装置中,第一只猫触动按钮就会给猫粮,第二只猫即使触动按钮,也是随机给猫粮,第三只猫触动按钮也不给猫粮,实验结果是,第二只猫触动按钮的频率最高。在一段感情中,这种随机性的奖励也能提高恋人的积极性。如果他每次找你,你都有求必应,久而久之他自然会觉得这种感情毫无挑战性,产生懈怠心理;但如果你每次都让他失望而归,他便容易直接放弃。只有随机给出回应,才能让对方猜不透你的内心,每次都抱着跃跃欲试的心态去找你,但又不确定是否会回应,就像赌博一样让人上瘾。这样,就会有源源不断地新鲜感,对你欲罢不能。不过也应该适度使用。
12、巴纳姆效应星座性格其实是一种「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效应指当你面临一个非常模糊的人格描述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进去。根据星座对人的描述就是这样,每个星座只是描绘了人类复杂内心的一部分,并且十分模糊,绝大部分人会觉得「好准啊」。是因为人是多面的,觉得被戳中也很正常,其实这些东西放在谁身上都适用,认清这个效应,可以避开很多套路。
13、晕轮效应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很可能会出现「爱屋及乌」的思维定式。在一个人有某种优点时,我们会把这种正面印象扩散到其他方面。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一点有很强的正面印象时,常常不会主动思考这个人其它方面是不是也如此正面,而是习惯性觉得也必定很优秀。这样的心理叫做"晕轮效应",像是月亮的光环,模糊而不真实。我们在看待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时候,要警惕晕轮效应,这会使人失去客观的判断。我们通过一件事只能看到这件事本身。就像我们不能通过一个人私生活的状态就否定他的专业能力,我们也不能通过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就冒然肯定他的人品。
14、布利丹效应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站在两捆完全相同的草料中间,可是它却始终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捆才好,结果活活被饿死了。这个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布利丹驴」,被人们用来喻指那些优柔寡断的人,在资源有限,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分配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想要做好事情,先分清轻重缓急。
15、吊桥效应吊桥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这个时候,碰巧遇见另一个人,那么他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故而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通过一起做心跳加速的事情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如果对方一直只把你当朋友,而你又想突破的时候,你可以尝试跟他一起运动,一起看恐怖片,一起坐过山车等。
16、延迟满足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 协调人际关系、 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17、富兰克林效应当一个人找你帮一个举手之劳的小忙时,会让你产生一种喜欢那个人的心理,而且帮过之后还会愿意再帮一次,这样的心理现象就叫做富兰克林效应。
18、霍桑效应霍桑效应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梅奥提出的,指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效应。在没有熟人的场所,很多人都可能会不修边幅、举止随意,但是一旦这个场所中有熟悉的人或是异性存在,他们就会注意形象,因为他们感觉自己会被关注着,所以会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你经常关注你的伴侣,常常夸奖他好的行为,他可能会为了努力得到更多认可,言行举止让你越来越满意。
19、曝光效应重复地接触他人(甚至只要看到他人照片)通常能增加我们对他们的喜欢程度,而不会导致厌烦,此即曝光效应。人们总是认为自己喜欢一个人是由于他的外表、人格魅力、社会地位等个人条件。当然这些也都很重要,但往往人们会忽略的是,青春期里自己喜欢的人大概率不是远在教室另一头成绩体育样样棒呆的学习委员,而更有可能是自己的前后左右桌。研究表明,人们潜意识里倾向于对出现在眼前频率更高的熟悉面孔会更有好感。尽管你们可能从来没说过话,对经常见面但不认识的邻居好感度也会比陌生人更高,前提是,不要过度接触使他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