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未必适合每个人,年龄有时并非核心因素,效益或许是核心指标。
1)个人认为无论打算做什么事情,其实最初要思考的都是你的目的是什么?读博的目的是自己专业的兴趣如对某个领域想做深一步的提升呢,还是说需要博士这样的训练来培养科学思维呢,或是自己职业上晋升必须要的杠杆呢,抑或是是说你希望自己的教育头衔多一个博士让父母骄傲呢~目的是什么,要从本质思考,读博的意义,每个人读博的背景情况会有所不同,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明确了目的,自然就是说行动计划以及直接结果呢,考虑投入与产出比,假设你考博,会需要你付出多少时间和金钱?那得到的回报是什么?这些回报是你所想要的吗?会影响你的回报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风险是什么样子的?比如说读博是为了职位晋升,想从经理到总监的话,博士学位是必须门槛,只有博士才能达到入门要求,那可能你为了升到此类总监就得读个博士;假如你只是要个博士头衔沽名钓誉一下,就得想想值不值当,也许所谓的在职博士项目可以满足你的小心思。
3)最后,考虑到年龄问题,35岁读还是40岁读,或是30岁读呢,我觉得要是你到了必须的年龄的话,理解早读要晚读,比如你知道你的职业规划是当教授,读博是必选项,那早读早入坑也是合理逻辑;但如果说你处于上有老下有小,作为家里的breadwinner读全职博士家庭负担很重,可能就要考虑能否坚持读下来和读后的收益如何了,毕竟职业上有可能工作经验的重要性要高于某些学位,推迟下读博时间到经济压力不大时未尝不可。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进修精进之路,只要有必选的目的,就像有些证书只是门槛,无之就是在门外有之就是入了圈。开始做,why or why not?so 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