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0年,意大利科学家路易吉·伽伐尼在博洛尼亚大学完成了第一步,他提出,动物是由电驱动的。
伽伐尼无意中发现,解剖台上的青蛙腿抽搐了一下,当时附近正好有一台静电发电机。伽伐尼打算把青蛙挂在铜钩上晾干,结果铜钩正好碰到了一块铁,两种金属接触的瞬间,青蛙腿再次抽搐起来。于是伽伐尼大胆猜测,青蛙的身体会产生电,虽然它很久以前就已经死了。
1791年,伽伐尼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肌肉运动中的电力》,向科学界宣布他对“动物电”的论述。时任帕维亚大学自然哲学(物理)教授的亚历山德罗·伏特对抽搐的青蛙腿很感兴趣,但他并不相信动物会产生电流。伏特认为,电实际上是两种金属接触产生的。从1793年到1794年,伏特发表了几篇论文来阐述自己的想法,并开始进行下一步的研究。伏打认为伽伐尼实验产生电的原因是因为两种金属与湿的动物体相连造成的,他用盐水代替了神经和肌肉,用锌、铜两种金属与盐水接触也产生了电,他将这种电称为“金属电”。据此原理发明了伏打电堆。
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发现:把两根铜丝和一根铁丝与灵敏电流计串联成闭合电路,然后把铜丝和铁丝的一个连接点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温:另一个连接点放在火焰上加热。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这一现象表明这时闭合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塞贝克把这种电流叫做“热电流”。把这一电路叫“热电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