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位被学术上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史学四大家”一、钱穆钱穆先生是一位奇才,他的最高的文凭仅为高中,取得如此成就全靠自学成才。
钱穆先生被中国学术界尊其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他一生写了1700多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美国耶鲁大学在授予钱穆名誉博士学位时的颂词是这样的:你是一个古老文化的代表者和监护人,你把东方的智慧带出了樊笼,来充实自由世界。
二、吕思勉吕思勉是史学界公认的书籍读得最多的学者,吕思勉先生一生治学极为严谨,其对历史文献的质疑非常值得我们敬佩。吕思勉先生多次在其著作中提出学习历史的意义,三点:其一、说明社会进化的真相。其二、知今日情势之所由成。其三、臆测将来。唯一遗憾的是吕思勉先生的作品晦涩难懂,毕竟是大师,适合学术研究略显枯燥无味。
三、陈垣陈垣先生主要著作贡献在于宗教的研究,其对已消亡的外来宗教,如火祆教、摩尼教、一赐乐业教做过专门研究;也就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国的兴起和流传写过不少论著;对中国本土的道教,也撰有专书。他的宗教史研究,是中外文化交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陈桓先生的“古教四考”(《元也里可温教考》、《开封一赐乐业教考》、《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使他登上史坛,走向世界,也为民国学术史增添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光彩一笔四、陈寅恪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身为四大史学家之一的他,还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陈寅恪曾在讲课中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此“四不讲”真大师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