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一国举办世博会的最主要目的有两个。
其一就是拉动本国经济,从而取得一定的实际利益;另一个就是提升本国的国际影响力,这属于“软实力”的一种。
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就是使得美国走出了当时经济危机的阴霾,日本、韩国等国之前举办的世博会在上述目的中更偏重第二个目的,即提升国际影响力的目的。我国应该对于世博会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呢?毫无疑问,由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加之一些国家一直叫嚣逼迫人民币升值以及对我国出口进行遏制,世博会对于拉动我国内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或者说是寄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加强,我国也要争取同步提高国际影响力。可见,我国对于上海世博会的目的是既有前面提及的第一种目的,也有第二种。可是,是不是就到此止步呢?远远不止。早在清朝末年,有识之士就提出要国人“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和技术。虽说已经过去一百多年,可这个提议在现在也并不过时。要知道,不是每个国人都能有机会出国开开眼界。再说,即使能出国的人群中,又有多少是真正仰慕国外先进制度和技术的?因此,这次世博会给了国人一次难得的针真正“睁眼看世界”的良机。比如,以色列国家馆里,人家的滴灌技术很值得我国这样一个人均水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学习,国人有机会可以近距离到以色列馆看看。至于日本馆、美国馆等科技发达的国家场馆,零距离感受科技之光一定会不虚此行。实际上,由于多种原因和习惯思维,我国国民对于外国的认识或多或少地存在误读。比如,认为美国人一定在某些观念上很开放,认为日本人一定都是死脑筋等等。如果有条件,到世博会认真看看,必定有所收获。深层意义上说,我国对于上海世博会除了抱有上述两个目的,至少还要有这样一个目的:让国民“睁眼看世界”,从而努力去具备真正的大国国民的心态。这一点看似没有直接效益,但对于中国以后的发展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