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端午节到底有没有被韩国人申遗去

75次

问题描述:

端午节到底有没有被韩国人申遗去,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韩国“端午祭”2005年已被公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国申报“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

端午节到底有没有被韩国人申遗去

其他答案

屈原是韩国人吗?汨罗江是他们的吗?是韩国人用竹叶包的粽子吗?那请回答,为什么屈原跳河后韩国人没有去找他的尸体呢?最后我再次声明——端午节是属于中国的,中国有资格过端午节。请不要自作多情“韩国人”。

其他答案

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然而,专家称这不是坏事。 “韩国申遗成功对我们的端午文化不会有什么冲击,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我个人认为不是一件坏事。”这是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魁立25日上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 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从去年开始已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234306461经上演,受到广泛关注。人们所期盼的当然是中国的端午节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目的是加大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力度。而如今韩国获胜,多少有一种失望的感觉。两国都希望自己能获取胜,如果从端午节起源来看,我国的端午节最应该被批准。因为端午节起源于中国。 端午节俗称端阳节、端午节、天中节,除我国汉族外,还有满、蒙、藏、苗、彝、畲、锡伯、朝鲜等约28个少数民族都庆祝这个节日。我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了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家,这些国家至今还在欢度端午佳节。实际上,韩国所获胜的江陵端午节本来就源于我国远古的祭龙日,它的远古文化蕴涵是用龙的威慑力驱除所有的灾疫邪祟。从时令上看,“端午”为“阳极之日”,故《风土记》曰:“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时为天中节,故作种种物辟邪恶。” 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不争的事实,应该说,此前普遍认为亚洲国家是绝对不可能申请成功的(当然这是后话)。因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需要具备惟一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这三个特点。其他国家的端午节不满足前两个条件。而如今韩国的江陵端午节被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多少有点出乎意料。然而,韩国的申请成功凭借的就是自己的保护与重视程度,从这点来看,我们是不能比的。 韩国申请成功“不是坏事”,原因如专家所说: “江陵端午祭其实与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韩国的端午祭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这倒不见得,复旦大学文博系民俗学研究者胡志祥副教授就有不同看法:“ ‘端午节’和‘端午祭’并没有本质区别。文化包括核心部分和影响部分,在传播过程中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这期间,往往是核心部分保留了下来。端午节在中国本来就是祭祀活动,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部分就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虽然在韩语中,‘祭’和‘节’的意义有所差别,但是在‘申遗’时,无论端午节还是端午祭,都应该用英文的FESTIVAL(节日)表示。” 无论说法如何,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不争的事实!祖宗留下的遗产落败了,我们以何颜面笑谈“这不是坏事”?说出口还真有一种心虚的感觉。在去年韩国开始申请江陵端午祭为世界遗产,在前不久韩国某公司将“端午节.cn”这一中文域名抢先注册时,都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不是滋味”,而今韩国申遗成功,也许大多数人也是——“不是滋味”。如果说好处在于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启示,把传统的文化活动注入了现代的元素,并得到国际认同,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借鉴意义。那么,我们的端午节(而不是某国端午节)达到国际认同还有一段漫长沉重的路子要走。我们不由的去思考,我们的落败其实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反省我国情况就会发现,我国节日体系的文化特色显得不足,洋节日侵袭严重,人们多是追捧外来节日文化而对自己民族的却缺少认识,更谈不上喜爱和保护。这次韩国申遗成功的板子刚好打在我们的脸上,犹如韩国的影视剧将我们的专利卖给中国一样——这板子打得好,也打得不是滋味。 笔者觉得,端午节不因外来节日文化而被忽视,也不因感情深浅而被漠视,也不因文化开放的借口而忽视文化的民族性,不管对端午节的感情是深是浅,不管全球化中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都要坚决捍卫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 在申请之前,我们可以不必为韩国的申请行为“义愤填膺”,因为结果还没出来,还有希望,也因为韩国保护江陵端午祭的经过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对本土文化态度的转变有多么可贵。因此,韩国的申请也是一种激励,激励国人去保卫祖宗的“遗产”,去体悟它们的弥足珍贵。而韩国申请成功之后呢?我们还只能说,韩国的成功仍然是一种激励吧。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其他的传统文化上,寄托在实实在在的爱护和保护各种传统文化上,包括端午节。如果韩国申遗成功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反思,提升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那么它就有了积极的意义。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央视国际 (2005年11月29日 15:53)

其他答案

我认为韩国人并不是想禁止中国人庆copy祝中国端午。因此,中国人没有理由禁止韩国人庆祝韩国端午。汉文化不仅仅属于中国人,而是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着风俗习惯,汉文化也吸百收了其他地方的文化。简而言之,度韩国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江陵端午祭,这是在端午节期间举问行的仪式。这个节日虽然与端午的名字相同,但在几乎所有细节上都与中国的原版答完全不同。媒体需要承担责任,在没有真实报道真实故事的情况下发挥民族主义情绪。

其他答案

韩国申请的是韩国江陵端午祭,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6303134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与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江陵地区农民在端午节气时间里特有的一种巫俗祭祀活动,并不是特指一种节日。1967 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和重要无形文物,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江陵端午祭以大关岭祭神为始拉开帷幕,为期二十天至一个月。活动期间将会举行各种巫法和祭祀典礼,并会举行跳绳、假面制作等传统游戏和体验活动以及精彩的巫俗表演、假面舞、农乐表演等。

扩展资料

人民网辟谣

中国端午节已于2009年成功申遗,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网络上流传的“韩国抢注了中国端午节,导致中国无法申遗”为错误讹传。

人民网早在2004年的报道《韩国的端午祭—不吃粽子,不赛龙舟,也不纪念屈原》,文中明确指出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吃粽子、戴荷包、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并不存在。

2005年11月28日,人民网再次刊登了《江陵端午祭何以胜出》,文中明确指出:“除了时间上接近外,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祭已是两回事。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在江陵端午祭中找不到影子。而端午祭中的祭祀、演戏、游艺等,都有着浓厚的韩国民俗特色。

中韩区别

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吃粽子、菖蒲、饮雄黄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缕,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根本不存在。

韩国江陵地区的端午祭,同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祭祀、演戏、游艺是其主要内容。其中的祭祀仪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说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这也是韩国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无形文化财产的主要原因。

江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来自神话传说,他们所祭祀的神灵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国师城隍“梵日国师”、大关岭国师女城隍郑家女等。

最重要的区别是江陵端午祭并不是特指某个时间一个节日。这跟我们传统端午节有很大的区别。 江陵端午祭只发生韩国江陵地区端午节气这个时间段的一种祭祀活动,整个祭祀活动 时长可达20多天,长则一个多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江陵端午祭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