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区别

289次

问题描述: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区别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货币学派是二十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主义,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

货币学派在理论上和政策主张方面,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布伦纳于1968年使用“货币主义”一词来表达这一流派的基本特点,此后被广泛沿用于西方经济学文献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扩大有效需求的管理政策,虽然在刺激生产发展、延缓经济危机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同时却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弗里德曼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相标榜,向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提出挑战。他在1956年发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文,对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作了新的论述,为货币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后,弗里德曼和他的同事们在理论细节方面不断进行琢磨补充,并且利用美国有关国民收入和货币金融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大量经济计量学方面的工作,为他的主要理论观点提供 了论据。 自60 年代末期以来,美国的通货膨胀日益剧烈,特别是1973~1974年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剧烈的物价上涨与高额的失业同时并存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理论无法作出解释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2623435,更难提出对付这一进退维谷处境的对策。于是货币主义开始流行起来,并对美英等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货币主义的代表在美国有哈伯格、布伦纳和安德森等人,在英国有莱德勒和帕金等人。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区别

其他答案

货币学派是当权派,搞财政政策。供给学派是执行的,搞具体政策执行。这是两人的前途,也是两者的最大不同和悲哀。

其他答案

货币学派来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的发行量而不是需求。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自 供给学派强调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经济便会随之出现稳定增长。该学派主张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能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 两者虽有不同,但都是反凯恩斯主zhidao义的重要学派,都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

其他答案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实质不同:

1、货币学派的实质:货币学是研究货币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货币发行的价值总量,不能大于商品价值总量,否则会引起物价全面上涨,又称货币学派,亦称“货币主义”。是西方经济学派之一。

2、供给学派的实质:供给学派亦称“供给经济学”、“供给方面经济学”。着重从供给方面考察经济现状和寻求对策的一种经济理论。相对于强调经济需求的凯恩斯主义而言。

二、两者的兴起时间不同:

1、货币学派的兴起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在美国兴起。

2、供给学派的兴起时间: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

三、两者的观点主张不同:

1、货币学派的观点主张:弗里德曼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这就是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应该是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 ,与预计的实际国民收入在长期内会有的平均增长率相一致。

二十世纪70~8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理性预期学派指出,预期在决定物价和产量的进程中居于最重要地位,因为企业和居民将及早懂得判断经济事变,从而会完全预料到政府的行为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53331,并在事前采取行动来抵消政府的政策措施。

所以,任何具有稳定作用的经济政策的前途都是黯淡的。甚至在短期内,也只有未被预料到的政策行动才会对真实产量有影响。这样,理性预期就与极端货币主义观点联在一起了。

2、供给学派的观点主张:供给学派认为,政府支出不论是公共支出还是转移支付,都或多或少起着阻碍生产的作用。公共支出中有些是浪费资源,有些虽然对经济有益,但效率很低。因此,他们主张大量削减社会支出,停办不必需的社会保险和福利计划,降低津贴和补助金额,严格限制领受条件。

供给学派虽然同意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但在控制货币数量增长的目的和措施上 ,同货币学派大相径庭。供给学派认为,控制货币数量增长的目的不应只是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而是为了稳定货币价值。

货币价值保持稳定,人们的通货膨胀心理就会消失。在安排货币收入时,人们就乐意保存货币,不去囤积物资 ,选择生产性投资,不做投机性投资。同时,货币价值稳定又是保证财政政策,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如何保持货币价值稳定,拉弗、万尼斯基、肯普等坚持必须恢复金本位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学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供给学派

其他答案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实质不同:

1、货币学派的实质:货币学是研究货币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货币发行的价值总量,不能大于商品价值总量,否则会引起物价全面上涨,又称货币学派,亦称“货币主义”。是西方经济学派之一。

2、供给学派的实质:供给学派亦称“供给经济学”、“供给方面经济学”。着重从供给方面考察经济现状和寻求对策的一种经济理论。相对于强调经济需求的凯恩斯主义而言。

二、两者的兴起时间不同:

1、货币学派的兴起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在美国兴起。

2、供给学派的兴起时间: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

三、两者的观点主张不同:

1、货币学派的观点主张:弗里德曼e68a84e8a2ad7a6431333431353966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这就是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应该是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 ,与预计的实际国民收入在长期内会有的平均增长率相一致。

2、供给学派的观点主张:供给学派认为,政府支出不论是公共支出还是转移支付,都或多或少起着阻碍生产的作用。公共支出中有些是浪费资源,有些虽然对经济有益,但效率很低。因此,他们主张大量削减社会支出,停办不必需的社会保险和福利计划,降低津贴和补助金额,严格限制领受条件。

扩展资料: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稳定的函数,其动向是可以预测的。理由是:

1.影响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相互独立。弗里德曼指出,影响货币供应的若干主要因素,并不影响货币需求。货币需求主要受制于函数式中的那些变量。

2.在函数式的变量中,有些自身就具备相对的稳定性(如U、W),有些只在很少情况下才影响货币需求(如1/p dp/dt),因而它们不会破坏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货币需求函数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与利率。

3.货币需求函数的倒数——货币流通速度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函数。弗里德曼认为:从实证来看,货币流通速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则性,有规律可循。依据经验,流通速度往往与收入保持“正一致性”,即同方向变动关系。收入提高,流通速度加快;反之亦然。弗里德曼通过对美国货币史的长期研究,论证出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内是十分稳定的,至于在短期内,用永恒收入的概念来考虑也是稳定的。他在《货币数量说-一种重新表述》一文中,曾把货币需求函数写成另一种形式:

此式表明货币流通速度函数V是收入Y对货币数量M之比,弗里德曼指出,“只要Y是永恒收入,Y对M的比率就会不变”。所以货币流通速度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内,都是一个稳定的函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学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供给学派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