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地悲剧,又称共有地悲剧、公地悲剧,是由英国生态学家加勒特·哈代以及美国经济学家埃林·哈丁提出的理论概念。
它指的是当多个人共同使用或依赖同一片公共资源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最终导致该资源遭到过度开发、过度捕捞、过度消耗或破坏的现象。公有地悲剧的结果往往是资源枯竭、生态系统受损以及共同利益的损失。公有地悲剧的典型案例包括渔场的过度捕捞、林地的过度采伐以及水源的过度开采等。在这些情况下,每个利益相关者都会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管理机制,导致资源的快速消耗和破坏。尽管每个人都明白过度开发会有害,但由于资源可以自由获得,每个人在不考虑整体利益的情况下仍会过度利用资源,最终导致资源的竭泽而渔。为了解决公有地悲剧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如设立资源保护区、限制捕捞数量和开采容量、实施配额制度等。这些措施旨在通过确立权威机构、建立有效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使各利益相关者共同管理和保护公共资源,以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