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① 1253~1868年,为佛教寺庙教育占绝对统治的时期。
②1868~1932年,为西方资产阶级教育传播时期。
③1932年~80年代初。
1932年,泰国发生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36年,泰国修订了《全国教育规划》,开始实施 7年免费义务教育,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有计划地发展教育,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1977~1981年,泰国实行第四个教育发展计划。每年新办 100多所学校,使每县或每 5个区各有 1所中学。在高等教育中,开放大学发展很快。
1980年,开放大学有学生18万名,居各高等院校学生数的首位。
1982年开始实行第六个教育发展五年计划(1982~1986),进一步解决教育数量与质量的矛盾,使教育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教育行政 根据1977年修订后公布的教育发展规划的精神,泰国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总方针在于发展现代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教育民众珍惜立宪民主原则,遵守宪法、政令、宗教传统和泰王旨意。全国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有:
①全国教育委员会,主管教育规划、教育研究与教育评价。
②教育部,主管全国教育发展、国际教育活动、文化事务与宗教团体教育机构。
1964年以前,教育部只主管师范教育机构而不管大学。
1965年初,初等教育机构由内政部及府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辖,教育部也不再管理。
③高等教育办公室,负责全国各类型的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就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权力划分看,现在实行地方分权制。教育行政部门调拨教育经费给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学校单位。大部分教育经费出自国家的预算开支。不论是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均得到政府的资助,但政府拨给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较多。
1980年,教育经费增加到23686100万铢,占国民总产值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