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17世纪初英国为什么颁布济贫法

180次

问题描述:

17世纪初英国为什么颁布济贫法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英国历史上颁布的关于社会救济的法律。

产生于16世纪,一直延续到1948年。

16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迫使众多农民背井离乡,沦为流浪汉,失业现象日益严重。英国统治者被迫考虑救济贫民问题。

1572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开始征收济贫税,1576年又设立教养院,收容流浪者,并强迫其劳动。

1601年颁布第 1个重要的济贫法。授权治安法官以教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宜,征收济贫税及核发济贫费。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作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斯图亚特王朝于1662年通过《住所法》,规定贫民须在其所在的教区居住一定年限者方可获得救济。

1723年的济贫法更进一步规定设立习艺所,受救济者必须入所。由于在执行中弊窦丛生,1782年的法律又作出相反规定,把原料发给有劳动力的贫民在家作工。

17世纪初英国为什么颁布济贫法

其他答案

中世纪,在欧洲大陆很多地区都出现过地主圈占土地的现象,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规模也最大。

进入17世纪后,英国偷盗者、流氓人、乞讨者增多,社会不安因素急剧增加。

1601年英王室通过了一个新法案:《伊丽莎白济贫法》。作为英国第一个重要的济贫法,它不仅是这一法律制度的发端,而且为这一法律制度的发展确定了基本原则,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障法。

其他答案

《济贫法修正案》,史称“新济贫法”。新济贫法克服了旧济贫法中的一些流弊,如滥施救济,管理不善等。

它废除了“院外救济”,尤其是流行一时的斯皮纳姆兰制。贫民只有在进入“济贫院”后,方可获得食物救济。而该院实际上是“劳动院”,工作繁重,待遇低下,食物很差,住宿拥挤。人们按年龄性别分居,这造成贫困者家庭被拆散,骨肉分离。没得到监工书面批准,不得外出或者接见来访者。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