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94次

问题描述:

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纯干货! 一、信息化手段——硬件对于硬件来说,它包括了基础环境和应用、服务环境。

其中投影仪、交互电视、一体机、电子白板同有线网络、WIFI、4G等无线网络一起构成了基础环境,老师们在做信息化教学设计时,这些内容你不用提,但一定要有(比如说课的视频和课件中需要出现教师授课的情景,这些硬件环境都是最基本的,会同视频一起被评委看到)。另外一部分应用、服务环境则需要介绍一下用途。它们包括:手机、平板、录播系统、远程互动系统、VR设备、AR设备、可穿戴设备等等。手机、平板电脑从课堂教学的应用来说,现在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通常我们可以利用它们完成资料查询、沟通交流等内容。如果安装了相关平台或电子书包的话,也可以利用它们作为终端,在平台或电子书包中发布相关任务、然后接收和分析任务完成的情况,从而得到课堂的过程性评价。通过引入手机或平板电脑,让每个学生都有了一个信息化终端,同时也为教师合理创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了帮助。录播系统和远程互动系统主要应用在于联系。可以通过它建立同其他学校老师、相关领域专家的联系,同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用它们进行支撑时,可以建立不同区域课堂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可以建立课堂与实验室相联系,从而实现理实一体;可以建立课堂与专家的联系,从而可以多一层纬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导。将录播系统和远程互动系统合理应用到教学设计中,会为整个教学设计提供非常棒的效果。VR、AR、可穿戴设备,这些都是非常新的技术,这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现在已经进入了教育领域。而它们在教育中的应用场景非常多,可以很好的服务我们的教学,老师们应用得当,可以创新出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利用VR设备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提供在正常教学过程中无法实现的教学环境。比如利用可穿戴设备,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实验或需要观察时围着老师转,还不一定能清晰观看过程的问题。通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现有的教学模式将产生非常大的改变,同时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二、信息化手段——软件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只有硬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只有硬件很多教学活动或教学环节也是不能做的。因此这些硬件必须要有好的软件来支持。现在我们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利用各种平台已经是老师们很清楚的事情了。平台又包括:PC端的,移动端的,还有各种社交工具,以及现在国家要求的人人通等。接下来我们一个一个介绍一下。在PC端教学平台的运用上,很多老师都会通过学校购买的资源库、题库、网络课或第三方提供的免费平台进行课前任务布置;学习资料、学习资源的发布;对任务或测试结果的收集与分析等工作,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支撑对应的教学任务。相对PC端平台来说,现在应用更多的是移动端的平台。教师通过移动端平台能够随时发布任务,并及时收集查看学生们的完成情况。通过移动平台,学生可以自由的在上面发言、打分、点赞等,从而更容易完成自评、互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实时的信息收集过程数据,完成过程评价。移动设备使用简单、携带方便,比PC机应用的场景要更多,学生们通过移动设备可以随时查阅资料,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实时组织课堂活动。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现在有很多APP已经推出了人工智能方面的服务,未来移动设备配合人工智能软件,将是大势所趋,而有了人工智能的APP或平台,将对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产生深远的影响。智能时代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当然也有很多学校的老师对教学平台特别是移动教学平台了解和应用并不是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都会选择QQ和微信作为教学设计中使用的重要工具软件。比如有老师会在QQ或微信里建立班级群,然后将相关资料和作业发布到群中,学生通过登录看到相关信息,然后完成课前或课后教师布置的任务和作业。这两款社交工具,在老师们没有找到很好的教学平台前,完全可以应用。但它们缺少分析、统计的功能,因此老师们在使用它们时,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用其他方式弥补。人人通是国家十三五期间在职业教育领域重点建设的内容。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提出,建立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现在基础教育很多学校都已经部署并使用。因为人人通的功能特点,它作为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应用的平台一点问题都没有。人人通主要功能涵盖了资料存储(资源库功能),内容发放(教学平台基本功能),数据统计(教学平台基本功能),互通交流(社交软件基本功能)等。因此用人人通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服务,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不管用什么APP,我们不能忘记的是:与传统教学形式一样,借用APP做线上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线上的课程也要在遵循学科本质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虑到不增加学生的过重负担,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也不能为了求新求异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三、信息化手段——资源以上内容介绍了信息化手段中的硬件和软件,但老师们会发现,信息化教学光有硬件和软件是不行的,还必须配合相对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我们做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资源的使用至关重要。通常我们所了解到的用于教学的数字化资源包括:动画、视频、仿真软件和微课。在所有的信息化资源应用中,动画、视频是老师们最早接触以及最早应用的。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课程中有很多非常难懂抽象、复杂具体的,一些知识内容很难在常规教学中讲清楚。所以就需要老师合理配合我们的课程,利用动画、视频等形式将知识点内容呈现出来。有了它们的帮助,学生将很好理解这些知识点,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仿真软件是老师们非常喜欢的一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它们通过精良的技术能够真实还原很多实际场景,同时也具有互动性,可以利用它们设计一些教学游戏。当然在仿真软件中,那些可以模拟,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软件更受欢迎。特别是理工科的老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往往都会用到一、两款仿真软件。但我们应该注意,在比赛中,不是你应用的软件多就一定好,因为评委更多的是看落地应用,太多太炫的仿真软件,如果不能合情合理的融入教学中,不但不能加分,反而可能会减分。这一点还请老师们注意了。微课是近几年非常火的一种教学内容。现在每次比赛,不论什么级别的,老师们都会做微课。对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课堂比赛和实训比赛来说,微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信息化手段。但从教育部举办的大赛来说,微课只是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因此微课很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对于微课来说,参赛的老师肯定要准备,通常情况下,微课用于课前的任务环节,作为学生自学的重要资料。当然,也有老师将微课用于课中授课环节。不管用在那个环节,主要根据老师的教学设计需要。因此合理的题目选择,就决定了微课在本节课中出现的位置和作用。微课制作方法和工具制作微课的工具和软件多种多样,只要熟悉下面四种简单可行并好用的方法和工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相信很快就会让你成为制作微课的高手。

1. 视频摄像工具拍摄——外拍式主要工具:DV、摄像机、智能手机、等一切具有摄像录像功能的外部设备。方法:将老师及讲解内容、学习过程等全程记录摄制下来的真实场景下的教学视频。

2. 录屏软件录制——内录式主要工具: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金达在线录屏软件。方法:安装好上述软件,老师在电脑上操作、讲课的时候录制屏幕、课件等上显示的内容和讲解操作、演示分析的过程而形成的视频(同时录制声音、老师的头像可以可以选择出现或者不出现)3. 软件工具合成微课主要工具:图像、动画、视频软件,如Flash、Premier、绘声绘影、qq影音等,office10中的ppt可以将设置好的自动播放的ppt存为视频格式。方法:通过脚本设计、技术合成后输出的教学视频短片。

4. 混合式录制微课主要工具:上述软件都可能用到。方法:运用多种视频制作途径方式编辑合成的微课(如拍摄、录屏、视频合成)应用上述多种方式编辑、制作合成的教学视频。当老师对于制作微课驾轻就熟的时候便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增加课程的学习性和观赏性。通常来说,微课主要起到突破重点难点的作用。但应该指出,微课毕竟是一段视频,那么老师们在用微课、做微课的时候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微课是视频,那您在网上或资源库中找一个视频不也可以吗,为什么要费很大功夫去做一节微课呢 所以,所做的微课内容一定是那些网上或资源库中找到的视频无法代替的!只有想清楚这一点,微课才有价值,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好了,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中需要应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在这里总结完毕,期待大家好的作品,更加期待信息技术真正落地实际教学。

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答案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的良好方法。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也无需要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很快地、效果显著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会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一些很抽象的问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

"启而不发,思维受阻

"时,还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教师可使用多媒体以活化课文内容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其充分感知体验。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教学的指导有了针对性,也可以实现语文教学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同时让呆板的课堂活泼化,让学生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观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教育才有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只是接受者,是被动地参与整个过程,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有利于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识字是小学生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前提条件,只重视识字的数量,而忽视以上所列儿童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相当错误的教学观。儿童识字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儿童能否熟练运用汉语拼音,准确读出字音;能否运用字的各种结构规律,分析、记忆字型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据词定音的方法等方面。众所周知,汉字本身较为形象,其中又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真是纷繁复杂。而由于年龄的关系,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差,对事物关注的时间更为短暂,学习过程中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而有意注意占劣势。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整节课教学生字,往往是教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只有着眼于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技能、技巧,最后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利用多媒体的直观进行识字教学,分析结构,比较笔画,用色彩、闪烁、字的放大、缩小等手段来化难为易,能使学生快速牢固的掌握。《课标》要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观察每一种笔画,了解笔画的特点并记住名称,知道每个字的笔画组成,为今后识记字形,特别是识记独体字的字形打基础。

多媒体识字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像,他们看着画面,听着教师的点拨,对字义就能意会,无需教师多讲解。例如教“闪”,屏幕上出现扇门,一个人迅速从门里闪过。反复几次后,屏幕打出“门+人=闪”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字的意思。而且知道它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意思。又如:教学“山”“田”“木”“目”这些象形字时先用课件出示这些字相应的具体图片,再由具体图片逐渐变化为方块字,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又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还可以把合体字分成部件,用不同颜色对比显示。如:稍、情、棒、珠等合体字,部首是红的、偏旁是黑色,这样的色彩鲜明对比,会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感知偏旁部首的概念,学习利用部件识记合体字;还可以利用动画,让笔画一笔一笔地飞入田字格,这样学生记住了笔顺笔画,书写起来更容易、更规范,汉字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直接,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学习部首相同的字时,可以用动画换偏旁,变出新的汉字,把识字这种抽象思维的过程变得比较直观易懂,降低了学习汉字的难度。学生的兴趣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以往的阅读大部分都是文本阅读,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学习之中。它可以运用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给予人们直观、立体的感受,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速读、略读水平的发展。如:在教学《春笋》一课时,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让他们上网收集和“春笋”有关的诗歌、散文、故事、童话等等。在完成教学后,让他们互相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互相阅读,增强了学生的阅读量。学生的只有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文本、超文本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真正领略读书的乐趣,从而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显示了其无比的优越性,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有着神奇而独特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精彩。

中年级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狭小,不可能达到见多识广的地步,再加上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所写的作文干枯无味,似乎在记流水账。在教学中,只有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才能迅速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走出校门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不现实的。多媒体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象直观、色彩鲜明、音响逼真、动静结合的特点和优势。将信息技术或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中,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整理与本节作文训练主旨有关的文字、图象、声音等相关的资料,将枯燥的材料、题目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库”。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采取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真正实现个体化的教学。在个体化教学过程中,采用人机对话,互交性很强,充满人性化的界面设计,学什么内容,什么层次,练习,测评等都是由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点选。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学习,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不局限于相同的学习起点,只求人人都有所提高,这在传统教育中很难做得到的事情,在这里可以轻松实现。我们要重视实践、探索、发现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要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就必须置学生于自主、探究、发现的活动中,让学生从主动经验和探索的活动中发现知识的由来和关系,以外部的实际操作和内部的思维操作相结合、相作用来实现认识的深化。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使面向学生的画面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这就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富有趣味,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极大的提高了他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和学生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坚持科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位语文老师,要尽力开发和利用学校的一切可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积极地探索一些新的应用技巧,不断完善学校的学习环境,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支持和促进每个学生学习的场所。我们努力,让学校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阵地,让老师都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者和应用者,让学生都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受益者和学习者,中国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其他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中的运用。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只是老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学习的自主性难充分发挥。教师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显得特别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寻求各种辅助教学媒体与语文学科的最佳结合点来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而现代教育技术能把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合为一体,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可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学习。

在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学生自习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有计划的播放一些语文课外知识,在课外知识节目的学习中同学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扩大了知识的视野,积淀了丰富的人文素养,深刻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激发了学生们的幻想和创新的智慧,使同学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明白了语文学习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也是积极有效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通过这些内容充实,手段新颖,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特别是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的良好方法。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也无需要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很快地、效果显著地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会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一些很抽象的问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

"启而不发,思维受阻

"时,还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教师可使用多媒体以活化课文内容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其充分感知体验。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教学的指导有了针对性,也可以实现语文教学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同时让呆板的课堂活泼化,让学生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观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教育才有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只是接受者,是被动地参与整个过程,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有利于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识字是小学生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前提条件,只重视识字的数量,而忽视以上所列儿童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相当错误的教学观。儿童识字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儿童能否熟练运用汉语拼音,准确读出字音;能否运用字的各种结构规律,分析、记忆字型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据词定音的方法等方面。众所周知,汉字本身较为形象,其中又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真是纷繁复杂。而由于年龄的关系,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差,对事物关注的时间更为短暂,学习过程中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而有意注意占劣势。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整节课教学生字,往往是教师教起来感到枯燥,学生学起来觉得无味。只有着眼于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技能、技巧,最后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利用多媒体的直观进行识字教学,分析结构,比较笔画,用色彩、闪烁、字的放大、缩小等手段来化难为易,能使学生快速牢固的掌握。《课标》要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观察每一种笔画,了解笔画的特点并记住名称,知道每个字的笔画组成,为今后识记字形,特别是识记独体字的字形打基础。

多媒体识字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像,他们看着画面,听着教师的点拨,对字义就能意会,无需教师多讲解。例如教“闪”,屏幕上出现扇门,一个人迅速从门里闪过。反复几次后,屏幕打出“门+人=闪”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字的意思。而且知道它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意思。又如:教学“山”“田”“木”“目”这些象形字时先用课件出示这些字相应的具体图片,再由具体图片逐渐变化为方块字,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又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还可以把合体字分成部件,用不同颜色对比显示。如:稍、情、棒、珠等合体字,部首是红的、偏旁是黑色,这样的色彩鲜明对比,会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感知偏旁部首的概念,学习利用部件识记合体字;还可以利用动画,让笔画一笔一笔地飞入田字格,这样学生记住了笔顺笔画,书写起来更容易、更规范,汉字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直接,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学习部首相同的字时,可以用动画换偏旁,变出新的汉字,把识字这种抽象思维的过程变得比较直观易懂,降低了学习汉字的难度。学生的兴趣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以往的阅读大部分都是文本阅读,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学习之中。它可以运用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给予人们直观、立体的感受,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速读、略读水平的发展。如:在教学《春笋》一课时,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作业,让他们上网收集和“春笋”有关的诗歌、散文、故事、童话等等。在完成教学后,让他们互相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互相阅读,增强了学生的阅读量。学生的只有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文本、超文本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真正领略读书的乐趣,从而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显示了其无比的优越性,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有着神奇而独特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精彩。

中年级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狭小,不可能达到见多识广的地步,再加上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所写的作文干枯无味,似乎在记流水账。在教学中,只有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才能迅速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走出校门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不现实的。多媒体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象直观、色彩鲜明、音响逼真、动静结合的特点和优势。将信息技术或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中,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整理与本节作文训练主旨有关的文字、图象、声音等相关的资料,将枯燥的材料、题目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库”。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采取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优化教学设计,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真正实现个体化的教学。在个体化教学过程中,采用人机对话,互交性很强,充满人性化的界面设计,学什么内容,什么层次,练习,测评等都是由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点选。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学习,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不局限于相同的学习起点,只求人人都有所提高,这在传统教育中很难做得到的事情,在这里可以轻松实现。我们要重视实践、探索、发现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要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就必须置学生于自主、探究、发现的活动中,让学生从主动经验和探索的活动中发现知识的由来和关系,以外部的实际操作和内部的思维操作相结合、相作用来实现认识的深化。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使面向学生的画面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这就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富有趣味,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极大的提高了他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和学生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坚持科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位语文老师,要尽力开发和利用学校的一切可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积极地探索一些新的应用技巧,不断完善学校的学习环境,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支持和促进每个学生学习的场所。我们努力,让学校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阵地,让老师都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者和应用者,让学生都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受益者和学习者,中国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