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有主要有三点:
1、朱熹著述谬误不少:当时的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十大罪状,斥责“伪学猖獗,图为不轨”。
明朝学者王阳明发现朱熹学说的根本性错误,针锋相对提出“知行合一”,在中国思想史上相提并论为“孔、孟、朱、王”,超越朱熹,只不过由于封建统治者别有用心,继续利用朱熹那一套。清朝学者发现作为朱熹学说的奠基之作“河图”、“洛书”并非《易经》原文,而是五代时期的伪作。
2、朱熹学说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理学家口口声声主战,但究竟该怎么战,怎么恢复中原,朱熹本人在分析了具体情况后却“未知如何”。更甚者,朱熹从根本上反对务实。儒家的目的既然是要平治天下,是否应该对现实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学一些行政之术呢?起码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先贤们还没有专门对此否定,可是到了程朱理学那里,时此终于明确否定了。当有学生说“学者讲明义理之外,亦须理会时政”时,朱熹立即对此观点进行了批评。他说:“今世文人才士,开口便说国家利害,把笔便速时政得失,终济得甚事。”在他看来,一个人只需要根据义理修炼人格,任何办事能力都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就能自然领会。这种奇怪的论调竟然被普遍接受,并渗透于明清的科举考试中,直到清末屡吃大败仗,才感到有在科举中增加“策论”的必要。
3、朱熹言行不一:当时另一位监察御史刘德秀上书称朱熹“口道先王语,而行如市人所不为”,朝散大夫(从五品官)刘三杰将他与外敌相提并论“今日之忧有二,有边境之忧,有伪学之忧”,所以有人弹劾甚至请斩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