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学主张君子应该重义轻利,而君子之义即小人之利.程朱理学则将先秦儒学的自我要求,尤其是其对统治者的这种要求,一变而为要求全社会重义轻利。
宋朝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建立朱程理学,明朝王阳明心学,都称“新儒学”。为“宋学”。先秦儒学关注的是伦理学,汉学提出天人感应,但是并没有对宇宙的本质做出解释,是很大的缺陷。佛教和道教对宇宙本质、万物变迁、人心人性、善恶报应等问题的论说,都在高度抽象的概念中展开,使人感到高深莫测、神秘无比,有很多信众。理学的本质是道德神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在天人感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封建道德纲常、等级秩序和专制集权的合理性、神圣性,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理”,即“天理”,是构成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世界的根本,“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建立个人修养的方法“八目的”,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下载 APP程朱理学是发展了先秦儒学,还是扭曲了儒学?程朱理学扭曲了先秦儒学。二者间最重要的区别,是对“礼”的态度的本质性不同。在先秦儒学中,“礼”是手段,但到了朱熹这里,“礼”已经成为了最终目的。所以朱熹之后的儒学,已经彻底转化为了“礼教”。孔、孟、荀是先秦儒学的三个代表性人物,他们三位虽然都很重视“礼”,但是目的明显在于“以礼达仁。”孔子毕生都在为恢复周礼奔走,但恢复周礼只是孔子的政治实践路径,而且也被现实检验为失败的路径。孔子最主要的核心理念是“仁”。孔子对“仁”这个概念的扩充和归纳,才是先秦儒学真正的根基。孟子对先秦儒学尤为重要的一大贡献,是把“义”从“仁”的内涵中提炼出来。由此,儒学构建起了完善的“仁义道德”伦理架构。朱熹理学,核心要义可能也就是两点:第一,以“天理”论的建构作为批判佛、道之义的武器,完善理学的心性论和工夫论;第二,严肃整顿礼教以维护儒学和士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