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跨考过北大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生,本科普通一本211,法学专业。
13年6月本科毕业,开始在家看书准备,8、9月的时候心想,14年1月有场研究生考试,不如先去看看考试题型熟悉熟悉,于是就报名参加了那次考试。话说北大的要求非常全面,比如说我考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考试科目有两个: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理论基础。前者就是纯考现代文学那三十年的知识,记得是30分名词解释120分论述,我当时自习到的程度是名词解释全答上了,后面论述的部分我大概有一半还没看到。理论基础这一门是报考所有文学方向都必考的,niubility,50分选择题,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所有基础课程知识,比如什么语言学音韵学训诂学blahblah还有我不知道是啥的,我当时就纯凭感觉选选了。另外100分是4道论述大题,分别从四个范围中各出一道: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学、西方文论。我不知道你晓不晓得这四个名词在这个考试中代表多大范围,简单来说,中国古代文学:从先秦至清末的所有中国文学形式、文学作品、文学流派和作者,从这里出一道,当然很少会让你只是论述某个概念或简单点评某部作品,多半是那种跨两个以上朝代、流派之类综合性而深入的论述。中国古代文论:通俗来说,就是从先秦至清末,所有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进行了专业评论的学术成果,比如《文心雕龙》《人间词话》,从这里面出一道。西方文学:即,欧美文学,从古希腊至欧美现当代所有的文学形式、文学作品、文学流派、文学作者,从这里出一道。西方文论:同理于中国古代文论,这里出一道。这四题里我也是只有两题的确信,剩下两题中其中一个,题目问的那个朝代我没看到,但对它前后的两个朝代有了解,所以就两头靠,尽量答了。文学考试好就好在这一点,文学不是脱离的,所以不管它问什么,总有与它脱不开关系的其他方面在,所以硬要答不是不可以,总之不会空题,但这也是投机取巧而已,还是应该把基础打扎实。这次考试我就摸了个底,政治英语都没准备都不高,最后查成绩排名好像是在50左右,过线的是前面大概20多个。之后我就继续准备15年(其实是14年底,好像是12月28号)的那次考试。但因为12月中旬的时候爸爸突然去世最终没能参加。之后就做了别的规划没有再考了。我个人的感觉是,如果你真的很爱文学,爱到那种即使作为工作也不会失去兴趣的程度,而且评估一下自己,认为自己具备至少中等以上的研究能力的话,当然可以试试考北大,如果不是,或者主要目的不是研究而是实用的话,可以考虑别的文科也很好的大学,首先那些学校的考试科目有范围,而且范围圈小,不像北大这样(北大这程度可以说是没有范围了吧),其次北大收的人真的很少很少,就我报的这个专业,我查过以往的录取记录,基本就收一个。所以如果一定考北大,而且不是像我这样非某方向不可的话,你可以查查其他的,报那种收4、5个的专业方向。综上大概就是这样的建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