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思不同 礼貌: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有礼貌。
礼仪:礼节和仪式。
2、出处不同 礼貌:清 李渔《蜃中楼·寄书》:“寄信之人,乃 唐 朝侍御史。你须要礼貌他,不可妄自尊大”。 释义:来送信的人是唐朝侍御史,你一定要对他表示谦虚有礼貌,不要狂妄自大。 礼仪:东周鲁国 左丘明《春秋左传正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释义:中国有礼节所以称为夏,有服饰美貌,所以称为华。
3、性质不同 礼仪: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 礼貌: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来源:-礼貌 来源:-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