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èi mó cā ]释义:指流体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
也叫粘滞性。词语来源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词语造句1、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入量的增加,粉细砂的凝聚力和内摩擦角增大,渗透系数减小。
2、现下如果你使用一小使的发动机18惠普将由于较少更有效率然后的内摩擦一台非常大的发动机形成18惠普。
3、内摩擦角与水分状态相关的饱和度的关系是强非线性的,与密度状态相关的饱和度的关系是弱非线性的。
4、在增湿过程中的凝聚力内摩擦角都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并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5、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周围煤岩体的体积弹模、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对应力分布有较大的影响。
6、通过改性黄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出黄土在添加膨润土、石灰、水泥和水泥-粉煤灰混合材料后内摩擦角的变化趋势。
7、试验成果表明垃圾土中的纤维质成份具有加筋作用,能增加垃圾土的粘聚力,但对垃圾土的内摩擦角影响较小;
8、通过对不同试验情况下的极限承载力系数及其与K0或有效内摩擦角的系统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9、试验表明,压实度、压实含水量及土体饱和状态对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有影响,从而使抗剪强度也受到三因素的影响。
10、结果显示未扰动土样的粘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