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不同学硕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学术研究人才。
专硕与学硕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专硕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这是一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式。
二、培养方式不同学硕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专硕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实践学分比重较学术学位更大。
三、报考条件不同以《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对考生学业水平的要求为例:学硕: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