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朱自清背影文章提到几次背影

251次

问题描述:

朱自清背影文章提到几次背影,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文章中"背影”在文中出现过四次。

开头点出“背影”这个标题,并设置下悬念。接着追述往事。为“背影”的出现做渲染和铺垫,直至具体而细腻地描写“背影”,最后又通过“背影”再现,深化“背影”。照应标题和开头,使全文结构完整严谨。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是全文描写的重点。也是作者抒情的高峰,通过背影的细致描写表达出了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1.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2.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

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3.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朱自清背影文章提到几次背影

其他答案

一共提到四次,分别是:

第一次:“我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里的背影是虚写,写出作者怀念父亲,惦记背影。

第二次:“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这里的背影是实写,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三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这里的背影也是实写,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第四次:“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里的背影是虚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扩展资料:

《背影》是朱自清前期散文的代表作。他后期的散文文字更加洗炼和成熟,更加接近口语,但是缺少他前期散文动人的情致。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