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两字总共24画。
拼音:[ bō li ]释义:
1、一种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一般用石英砂、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下熔化、成型、冷却后制成。
2、指某些像玻璃的塑料:~丝。有机~。
3. 指天然水晶石之类,有各种颜色。现在指一种人工制造的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玻璃是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产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致使其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主要流程:
1、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
2、配合料制备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3、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4、成型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
5、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玻璃种类有石英玻璃、硅酸盐玻璃、钠钙玻璃、氟化物玻璃、高温玻璃、耐高压玻璃、防紫外线玻璃、防爆玻璃等。通常指硅酸盐玻璃,以石英砂、纯碱、长石及石灰石等为原料,经混和、高温熔融、匀化后,加工成形,再经退火而得。广泛用于建筑、日用、艺术、医疗、化学、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