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因素。
人类是进化而来的,进化过程中保留了“趋利避害”的天然基因。设想一个原始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与熟悉的人打交道,肯定是比较放松的,但一旦进入陌生环境,与不熟悉的人打交道,就天然会内心生出警惕感和不安全感。种族之间,当然属于陌生领域,对不熟悉的人种抱有天然的敌意和提防态度就不难理解了。中国有句古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是反映出这种思维。原因之二:统治者因素。统治者因素可能指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或者是一种家族势力。作为统治者,树立一个共同的敌人,是激发群体力量与集体荣誉感,转化种族内部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树立敌人,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异族了,吃穿住,信仰语言什么都和我们不同,打击起来大家不容易产生“负罪感”。这也是二战时期希特勒能够激发起整个欧洲对犹太族的屠杀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原因之三:文化因素。文化这个东西啊,很玄妙,所谓的“气味相投”,“一见如故”,其实都是说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人际交往的作用。不同种族之间:饮食习惯不同,你爱吃辣的,我爱吃甜的;语言不同,大家一说起来,鸡同鸭讲;素养不同,《绿皮书》电影里就有一个情节,白人司机把喝完的饮料罐丢出车外,黑人钢琴师就坚持对方捡回来;信仰不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还有拜金教,不同信仰之间其实就是相信不同的超自然力量,虽然这种超自然力量其实都是殊途同归,但大家还是要你死我活地争个“谁才是正宗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