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导学案?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是以后复习巩固的复习材料。
导学案是教师为引导学生学习而进行的铺垫和准备。导学案设计的是否科学、规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利用导学案,变学生的“被动学”为“主动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依据教师精心编制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检测反馈,来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则通过对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展示、检测反馈过程中的“三查”,从而发现问题、质疑点拨、深化拓展,及时调控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达到既减负又高效的目的。导学案的基本组成是:基础部分(旧知、新知、资料)、要点部分(要点、难点)、拓展部分(提升) 2. 导学案的编写与标准导学案,顾名思义,“导学”是其主要功能。教师不仅要考虑教材的逻辑结构,更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通过教师针对性的教学,使师生共同成长。我校导学案的编写在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中进行分工,确定每节课的主备人。先由主备人个人深入钻研教材,编写出初步的导学案,然后在集体备课时由学科组全体成员共同讨论交流,提出意见,主备人再根据学科组的建议进行修订,形成定稿。在具体使用时,每位教师可以根据各自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备”,课后再结合自己的授课体会,进行修订完善。导学案的编写的十一大标准编写标准 目的、要求 分值 排版规范美观 四级符号的运用 5分 教学目标清晰 三维目标的体现 5分 紧扣教学难点 教材难点的把握 10分 突出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的安排 15分 题量比例恰当 所需时间的控制 10分 难度归类合理 题目等级和分布 5分 书写控制适量 确保预习的完成 5分 干子题意了然 学什么和怎么学 5分 质疑归纳并存 个性特长的发挥 5分 引导功能凸显 切忌编成练习案 15分 程序体现科学 学科内核的体现 20分 3.学生如何利用导学案进行独学、预习?独学即学生个体学习。教师提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主动地阅读教材,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独立思考、温故而知新和主动获取新知识,自己去感知、感悟。通过独学,使大部分学生能够解决导学案中的基础部分和要点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初步完成拓展部分的内容,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等用不同的符号做出标记,在合学和领学中解决。独学的流程:阅读课本、学案—记忆基础知识—做导学案上练习题—标出难点、疑惑。
4. 老师要对学生独学情况进行检查反馈。第一次学情调查:在独学阶段,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关注各小组的导学案完成情况,确定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存在疑惑的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第二次备课,做到有的放矢。以上是本人对导学案使用的一点看法,粗陋之处敬请交流!我是叮当老师,欢迎大家关注我并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