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创作手法——赋比兴《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类。
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除了极少数是西周的作品外,大部分是东周时期作品。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加上《乐》,称为“六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赋即是直接铺陈叙述;比是比喻,有明喻、隐喻之分;兴即起兴,有引起联想,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大抵《国风》多用比兴,《大雅》多用赋法。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经》具备了动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