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学艺术专业设置有:音乐学、音乐表演、绘画、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动画等 大理大学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大理大学17个校属学院之一,是云南省高校中较早开办艺术专业的学院之一,3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的音乐、美术类专业人才。
学院下设音乐学系、音乐表演系、美术系、艺术设计系、影视与动画系、民族艺术馆(艺术实训中心)等6个教学科研机构,现办有音乐学、音乐表演、绘画、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动画等6个本科专业,承担1个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点教学工作。学院设有综合办、教学办、学生办、团委等工作机构,现有专任教师67人,其中博士10人(含在读博士5人),硕士28人,教授4人,副教授19人。根据教育部部署,从2013年起由中央音乐学院对口帮扶音乐类学科建设,从2016年起由中央美术学院对口帮扶美术类学科建设,由此获得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 学院发挥艺术学科专业优势,为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五年来,学院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地厅级项目24项,获得1个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南诏大理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获得横向科研经费近400万元,与大理合建2个创新创业基地(平台),教师发表学术论文、作品400余篇(件),出版专著、专辑、教材14部;同时,学院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兼容并包,不断拓展师生的艺术视野和实践空间。由学院和泰国东方大学创立并联合十余所中泰高校举办的“大东方艺术展”已成为该省辐射东南亚艺术交流的知名品牌活动之一,学院精心打造的“金花组合”等民族声乐演唱组合多次受邀到海外、境外演出并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此外,学院根植滇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积极开展民族民间艺术传承研究,建成了集民族民间艺术收藏、传承、研究为一体的大理大学艺术学院民族艺术馆,已成为“中央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研究基地”、“中央美术学院教学与创作研究基地”、“云南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围绕学校建设区域性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长远目标,坚持以“强队伍、促内涵、提质量、重特色”为工作思路,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提质增效,以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内涵发展和特色办学为目标,以夯实基础和重点突破为策略,以优化师资和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制度建设和对口帮扶为支撑,以科研提升和条件建设为基础,以思想引领和校园稳定为保障,搭建一个重学科发展、重学术研究、重质量提高、重民族艺术的发展平台,实现办学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明显提升。到2020年,使全日制本科学生规模稳定在900人左右、研究生达到20人左右、留学生5人左右,本科专业稳定在7—8个,争取实现艺术专业硕士招生,逐步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层次协调发展、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学科发展格局,努力建成省内有一定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