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回答文化包括文学这个问题首先可以确定文学是文化现象,它归属于文化。
文化现象与经济现象、政治现象相比,它的特点是内涵深邃,变化比较缓慢,具有很大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文化与其说是某种意境完成的结果,不如说是趋于完成的过程。余秋雨先生在 《北大授课》一书 中对文化进行 了高度概括 :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 和生 活方式 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 和引导 ,创建集体人格。中华文化的最后成果 ,不是别 的,而是 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比如鲁迅 ,他把集体人格说成是 “国民性”, 写 《阿 Q正传》都是在探究集体人格,诸子百家时期 ,儒家创建 的集体人格是 “君子”,佛家则是寄望创建理想的集体人格是 “觉 者 ”,道家 则是 “至人 ”。 文化是充满魅力的。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 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 字回时 ,月上 西楼。花 自飘 零水 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样的句子真是把汉语的魅力推到了顶峰。还有她的 《声声慢》: 寻寻觅觅,泠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现在几乎 到了妇孺 皆知 的 地步。可是谁能记住李清照曾为她丈夫赵明诚洗刷恶名而长途奔 波 ,直到最后不得已再嫁 ,再嫁又嫁错 了⋯⋯一系列想不到 的麻 烦纠集在一起。李清 照不知道承受 了多少无法承受 的打击 ,但到 最后也未必明白:她为之奔波的那些政治名誉并不重要,而最重 要的文化名誉却 已经在长吁短叹之 间完满建立 。时代容不下她, 她却成了时代的代表。从另一个意义上也可以说 ,时代是多相位 的,在文化相位上,上苍从一开始就已经悄悄封她为王 了。其实 这也就是文化的魅力 ,在历史长河的淘汰下 ,最闪光的还是文化 。 文化是一种社会 现象 ,是意识形态里的东西。文学是指 以语 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象、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 是文化 的重 要表现 形式 ,包 括诗歌 、散文、小说、戏 剧等。从 《再别康桥》到 《雨巷》,从 《孔乙已》 到 《狂人 E l记》,从 《声 声慢》 到 《送别》,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流传至今的许多 古代民歌如 《弹歌》 (“断竹 ,续竹。飞土,逐 肉”)最初并不是 文学 ,而是地地道道的 E l常生活,只是由于它们符合 了 “一个经 验”的要求 ,才在长期流传中逐渐被人们视为文学了。 文学作品是语文 的一个载体,语文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去展 示汉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使学生在语言的艺 术中去领会艺术的语言 ,从而 自己学会尽量完美得用语言艺术去 表达 自己和概括生 活,同时又在艺术的世界 中净化 自己的心灵 、 陶冶 自己的情操 。语文教育应使我们 的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祖 国语 言文字的基础上尽量使语文教学 “生活化”,戏谑本就是仅凭 自己 的揣测、编选 、虚构 ,并 在词语上作现代化的拼接,学生笑 过之 后并不相信,甚至可能只记住 了您教诲 的处世某术,也就是如何 制伏他人 ,获得自我生存 的计策 ,这就严重糟蹋 了文学作品的艺 术性 ,这也无法让学生真正领悟汉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学 的魅力。中外文学史上很多复杂的典型,仅仅作政治观,从政治角度是解释不清楚的,只有转移到文化观,从文化角度说明,才能令人信服。说不尽的阿Q,当然体现一定的政治现象和经济现象,但主要体现的是文化现象……阿Q、奥勃洛莫夫以及其它类似的审美对象,不仅打着阶级的、社会的烙印,更凝聚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正由于他们饱含现实中的文化成分,体现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才有如此广泛的涵盖面,如此长久的生命力。他们是现实的,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的;又是超现实的,连接着过去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