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符号,是指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者特殊意义的标识文化符号。
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内涵丰富。文化符号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所谓中国文化符号,就是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突出而具高度影响力的象征形式系统。文化软实力正是通过文化符号表现出来。通过中国文化符号观来把握、感知中国形象,进而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可参照的样本,不失为考察中国文化软实力状况的一条可行途径。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文学院董晓萍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目前提出了“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的阶段性成果。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十项分别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前二十项分别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黄河、《论语》、圆明园、文房四宝、敦煌莫高窟、《史记》、造纸术、古典诗词和京剧。而就整体排名情况看,当代文化符号普遍落后于传统文化符号,如当代人物符号中的刘晓庆、韩寒、崔健、李泽厚、宋祖英、周杰伦、邓丽君等得分都在200名以后。科学家和当代新科技符号,如袁隆平、陈景润、联想、百度等的得分均在中间线左右;文学形象符号,如孙悟空、林黛玉、阿Q、许三多等得分也都在200名之后。进入前50名的人物符号则是传统历史人物的孔子、孟子、屈原和现当代政治人物符号的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以及拥有政治和文化双重特征的鲁迅。报告将文化符号分为4个层面:第1层为核心价值系统的吸引力;第2层为社会行为模式的凝聚力;第3层为传统典范及遗产的影响力;第4层为文化传播机制的感染力。从得分最高的前50项来看,最多的是第3层即传统典范和遗产的符号,如汉字、书法、长城。其次是第1层,即核心价值系统符号,如毛泽东、邓小平等。另外两层均无一具有进入前50名的选项。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人们可以看到,现当代文化符号人物得分普遍靠后,文学形象得分普遍靠后,科学家符号得分居于中间;当代新科技符号得分在中间线以上,但排序不高;非物质文化符号远多于物质文化符号;得分前50项中,现代和当代文化符号数量相对较少,并且分数的离散程度相对较高;另外,日常生活类非物质文化符号的评价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