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
“懂艺术”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首先,欣赏美是一个审美享受的过程。而生活中,每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其实都可以被称为艺术。艺术也许无处不在,如果人们善于发掘,再加上无穷的想象力,发现艺术并不是罕见的。所以,艺术鉴赏的过程中,思维运转、直觉、感觉、知觉的运作,都是在对艺术的欣赏。而对于艺术“美”的定义,我倾向于的是“对艺术形象之美的欣赏”。我们可以在不同体裁的艺术中寻找美。一幅油画、一曲交响曲等,表达一种气氛、一种情绪,这都是对艺术之美的欣赏。以画作为例,画面平衡、匀称、黄金比例等,常常被称作视觉上的“美”。艺术品的形态、颜色、肌理等元素搭配呈现的情绪,与观赏者形成了独有的“场”,每个人与这件艺术品的交流都不一样。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拥有欣赏的权利,欣赏的深浅程度或许也没有高低之分。“懂艺术”或许是不同哲学派别、美学家给出的一套标准,而是否遵循这一套标准,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可以学习以世俗惯常的方式去欣赏艺术,更加可以加上自己的独有见解,由心出发,感受艺术带给我们的反思自省、抵御困苦的力量。那么,如果您希望全方位了解艺术,当然也可以先学习艺术史,了解艺术的前世今生;如果希望系统性了解“艺术”,把它当成学科来研究,便可以从研读如《艺术概论》这样的教科书开始;最后,还是多看看画展、多媒体展览、艺术活动、舞台表演等,只有浸泡在艺术当中,才会更明白当下的艺术发现状况和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