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芯片目前还不能替代光刻机从目前来看,我觉得我们听到的所有突破的内容,很多都是新闻上的。
比如之前的中科大和浙大的都采用了高量子比特芯片,并且还通过实验验证了24-Qubit 量子芯片的正确性;浙大方面,经过多家研究院的合作,合作开发出具有 20 个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实现全局纠缠,更是刷新了固态量子器件中生成纠缠态的量子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最近还知道的是,南京大学的马小松教授团队通过对芯片上光子的路径模式进行编码,最终实现了有源集成光量子芯片。可以说不管是中科大、浙大还是南大,可以说在量子芯片领域,我们确实走在了前沿。现在的芯片技术是实际上通过光刻机等进行光刻,多道程序实现芯片的制成;而量子芯片需要量子计算,而数字集成电路芯片进行的是数字计算,从这个角度,就能发现它们的本质的不同。而且据说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开发了正常芯片百分之一大小的新型量子通信芯片,说明相比现在的芯片,除非是技术方面能够达到量子芯片光刻机的要求,否则很难达到量子芯片的要求。其实,我们觉得量子芯片更多只是在实验室中,虽然我们对于它的期待值很高;但是,至少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它还是处于一种实验室的路子。我们确实期待在光刻机领域有所作为,不过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