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民国必然提北洋军阀,提起北洋军阀军阀就必然要提奉系军阀,郭松龄作为奉军中的将领,在奉系军阀的发展中脱颖而出。
作为张学良的老师,张作霖的部下,张氏父子给郭松龄二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奉军七万精锐尽归其掌管。然而,1925底,正是奉系如日中天,气势如虹准备统一全国的时候,郭松龄反奉,致使奉系元气大伤,随着在后来的国民革命军北伐中被挫败。郭松龄的反叛对东北政治军事局势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据说郭松龄祖上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但是郭松龄这辈已经时纯粹的农民了,郭松龄先是进入奉天陆军小学堂学习,毕业后担任盛京将军衙门卫队哨长,获朱庆澜赏识,后来加入同盟会,并且随朱庆澜入四川驻防,四川保路运动后,郭松龄在四川也待不下去了。回奉天之后参加起义,但是被清政府逮捕,后来经后来的妻子韩淑秀冒死相救才得以释放,1913年郭松龄考入中国陆军大学,前往广州投奔孙中山,在那几年,孙中山也不好过,在护法运动失败后,郭松龄又回到了奉天。可以说,郭松龄在乱世之中并没有找到自己的舞台,后来多亏张作霖不介意他的同盟会身份,让他担任东北讲武堂战术教官,在此期间结识张学良,才一飞冲天。纵横在这个部分打了一个小标题是奉军中的中流砥柱,实际是扯淡,郭松龄有没有能耐,肯定是有,但是能够得到上天,完全是拜张学良所赐。针对郭松龄和张学良的关系,张作霖评价说,穿一条裤子都嫌肥!张学良也是逢人便说,我即茂宸,茂宸即我。带的都是最好的士兵,拿的都是最好的装备,只要差不多的就不会打败仗,既是这样,郭松龄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依然违背作战纪律,不听指挥,要不是张学良拦着,估计也没他好果子吃。充满革命理想,却又野心勃勃郭松龄这个人习惯很好,不抽烟不赌博不好色,不喜欢阿谀奉承(其实他对张学良的那种应该算是迎合,只不过他仗着张学良这层关系,看不上其他的领导)。这样的人,他说自己充满革命理想,实际则是目中无人,野心勃勃,早年曾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几天就感觉自己是革命人士了。说到底就是野心勃勃。在冯玉祥的煽风点火下,郭松龄也就不讲什么恩情,不讲什么知遇之恩,不讲什么江湖道义,率兵反攻奉天。关于郭松龄反奉,杨宇霆说的最恰到好处,就是给惯的!很多人都说在第二次直奉大战后,分赃不均是引起郭松龄反奉的重要原因,其实这就是民国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郭松龄没有按照既定行军计划,本来就应该没有功,战后反而认为自己功劳盖世。张作霖口中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按照道理来讲,反叛就反叛,这个谁都管不了,人不要脸也就如此了,放在现在社会来讲跳槽是正常现象,反过来再给一刀也正常,但是我最看不上郭松龄的一点是,他反叛的时候还盗用张学良的名义,这把张学良弄的是里外不是人。张学良这个人一身毛病,但是有一点很可贵,就是对朋友两肋插刀,你跟我好,就好的都不行不行的,然而,郭松龄这一下子,打的是清君侧,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最后张学良派飞机撒传单,揭露了郭松龄的真面目,士兵都说吃老张家饭,不打老张家人。再加上冯玉祥从后面倒戈,郭松龄孤立无援,最终兵败被俘,暴死三日才得以收尸。死后,当地报纸就刊出了指郭松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词,其实,郭松龄纵然这般不是,引发了东北局势的动荡,但是有一点也表现了郭松龄的气节,就是郭松龄在进攻沈阳的行军途中,日军代表来商议,要郭松龄承认日本的在华利益,郭松龄不为所动,如果当时郭松龄与日本达成妥协,或者签订更多的卖国条约,则鹿死谁手还不知呢!从这方面来说,郭松龄还是有点民族情怀的!朋友们记得给小编点赞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