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求艺—您的留学规划师

为什么诗人身在庐山中却无法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180次

问题描述:

为什么诗人身在庐山中却无法看清庐山的真面目,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为什么诗人身在庐山中却无法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这个问题的提出,缘自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该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系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避暑胜地,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他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览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诗的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系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就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步移形异、姿态万千的庐山风景。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作者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正是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身置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不可能看到庐山的整个面目,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一峰一岭一丘一壑而已。人们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是一首有着丰富内涵的哲理诗,它启迪人们: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都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而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跳出和超越所在的狭小范围,从更高处鸟瞰事物的全部,才能摆脱由于视野所限而形成的主观成见。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山势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脍炙人口!

为什么诗人身在庐山中却无法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其他答案

哈,其一庐山云雾多,云里雾里难于看全看清;其二蕴含相关哲理,佛理,道理也,

其他答案

此为小苏学士诗句,意思是所处位置不同看到的风物不同。毛泽东同志有句著名的诗句:风物长宜放眼量。是说看风景不能距离太近,要放眼量才能领略该景之妙!

其他答案

你在地球上,你知道地球长什么样吗?现在你之所以知道地球什么样,是因为有人离开地球,远在太空看清了地球的样子,拍了照片给你看的原因。

其他答案

看到文友提出的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来自于印度佛教经典中记载的一个寓言故事。说是古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镜面王相信佛教,可是国内教派林立,每一个教派的传教者都宣扬自己教派的教义是真理。多数教民被他们的说教所迷感,各个教派的教民争斗不休,甚直引起大规模的社会动荡,非常不利于国家的统治。镜面王很想让臣民们都皈依佛教,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导他们。镜面王让侍臣去办这件事。侍臣很快就召集了一群盲人,让他们到象苑里每人摸大象的一个部位。第二天,镜面王把大臣和几万平民聚集到一个广场上,当众问盲人大象是什么样子。摸到大象腿的盲人说:

"大象就象盛漆的大圆桶。

"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

"大象绝对象一把扫帚。

"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

"大象确定象大豉。

"摸到大象头的盲人说:

"大象象一个大勺子。

"摸到大象牙齿的盲人说:

"大象象牛角。

"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

"大象象一根粗绳索。

"......每一个盲人的说法都不一样,而且相互之间争论不休,都说自己说的正确别人说的不对,事实上每一个人说的都是片面的。国王用事实告诉教民们,他们信奉的教义根本不是什么真理,只不过是盲人的

"一面之词

"。教民们在盲人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中终于明白了:站在一个角度上看问题,是很难看到事物的全部真象的。

现在来回答为什么诗人身在庐山却无法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这个问题。这句话的出处我不需要再重复了,前面的文友已经介绍得很清楚了。只是庐山方圆数百公里,诗人在诗里只说自己在庐山中,却没有说具体在庐山里面的那一个地点。实在是因为庐山的山峰太多了,诗人进了庐山之后可能自己也迷了方向了,但肯定已在多个角度对庐山进行了观察。也可能是在山脚下,也可能在半山腰,也可能登上了某一个小小的山头,但只要诗人在庐山中不出来,无论换了多少个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也都是身在庐山之中,也都只是看到庐山的局部。诗人心里明白,要想看到庐山的

"真面目

",还要从周围和高处对庐山进行观察,这样的认识才可能更全面一些。这和盲人摸象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有从多个角度观察问题,得出的结论跟真象更接近一此。诗人在«题西林壁»诗中说: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只是就事论事,他是以自己亲身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会处在象云遮雾绕的庐山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之中,很容易被假象所迷惑。如果不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分析问题,就可能得出片面或者错误的结论。诗人说自己身在庐山却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诗人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丰富的人生阅历让诗人知道,看问题不能只看到问题的这一面,还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不能看到眼前的这座山峰这一面很陡峭,就说这座山峰的另一面也很陡峭;不能看到这道岭的这一面很舒缓就说这道岭的另一面也很舒缓。诗人说自己身在庐山却无法看清庐山的真面目是一个很自谦的说法,诗人能认识到这一点,说明诗人看问题已经接近庐山的

"真面目

",因为诗人已经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在诗人眼里,庐山就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事物,它的真面目没有谁可以真正看得清的。诗人能够看到的比普通人看到不知道要全面多少。诗人在认识

"庐山真面目

"的问题上没有犯下以偏概全的错误,这是诗人睿智的表现。

不管是盲人摸象说明从单个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结论是片面的,还是诗人身在庐山却无法看请庐山的真面目说明站在一个角度得不到全面的认识,阐明的都是深刻的道理。都是在启示我们,在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怎样判断怎样处理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方法。

为你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在线报名  |  网站地图